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战略目标关键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学生个体的健康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学生有了健康的体魄,在校期间才能够精力旺盛地学习,将来才能精力充沛地为社会多作贡献。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我国便提出了在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不应忽视贫困地区乡村中小学的教育,特别是体育教育这一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连云港市灌南县堆沟、五队、田楼、长茂、孟兴庄、汤沟、李集、花园、张店、百禄等10所乡镇中心小学和20所农村小学为研究对象,对体育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得出,当前灌南县乡村小学体育教学等工作整体不够理想。表现为:重视体育成绩而忽视体育教学过程、新课标落实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内容结构性、系统性不强,教师对课标理解运用能力有待于提升等。(2)连云港市灌南县乡村体育教师配备不足;年龄结构不太合理,年轻教师比例较低,男女比例失调;学历结构方面专科比例较大,本科、研究生略有上升趋势;专职体育教师缺口大,学时培训不足,职称晋升难度较大,工资待遇较低,教师积极性普遍不高。(3)受灌南县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乡村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配套不足,表现为:生均占有率不达标、体育器材设施陈旧,器材更新周期长、器材利用率低等问题。(4)从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研究得知,乡镇中心小学学生爱好较广泛,而农村小学学生爱好相对集中,表现为男生喜欢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女生更多的对乒乓球、羽毛球、体育游戏等感兴趣。(5)灌南县乡村小学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不太理想,阳光体育活动一小时落实不到位,缺乏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甚至有的学校一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都不能保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1)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更新教育观念,严格落实新课程标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对于乡村小学和县城学校实施政策状况进行体系评价,并及时调整乡村和县城学校在国家政策贯彻方面的差距。(2)科学调配教师性别比例,做好年轻男女体育教师的引进,依托省市县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完善教师的职称评定体系,杜绝对“音、体、美”等学科的歧视和偏见现象,加快体育教师成长速度。(3)依托教育现代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等,提高乡村学校体育资金投入,改善场地设施、器材。加强体育器材利用率、提升体育器材生均占比率,鼓励师生自制器材,废物充分利用。(4)根据乡村学校学生年龄和性别特征制定适合不同群体的体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发校本化体育课程,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促进身心全面发展。(5)加大阳光体育宣传力度,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鼓励专职体育教师组织体育竞赛训练活动,进一步完善课余体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