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篇 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疗效的定量评价研究背景及目的点阵激光技术通过点阵状排列激光光束作用于皮肤,产生阵列样排列的微小热损伤区,命名为微治疗区(microscopic treatment zones, MTZ),与传统的剥脱性层状热损伤不同,这些MTZ实际上是一个三维立体的柱状微小表皮热变性坏死结构,每一MTZ周围都残留正常组织,并随微阵列的密度而变化,正常组织的角质细胞爬行至MTZ的距离缩短,使得微小创面愈合更快。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应用广泛,在治疗过程中随着治疗模式与能量参数的不同,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并且仍会出现众所周知的各种不良反应,如红肿、结痂、瘢痕、长时间红斑以及炎症后色素沉着等。因此积极探索新方法来减轻点阵CO2激光术后的不良反应并增强其疗效是皮肤科医生努力的方向。目前临床已出现多种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如皮肤镜、皮肤生理指标检测仪以及VISIA皮肤检测仪等,可以较直接客观评价皮肤状况,其中皮肤生理指标检测仪与VISIA皮肤检测仪可以定量分析多种皮肤生理功能及皮肤特征,方便医生根据患者皮肤特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易于跟踪随访。Eric等报道了数例采用FAST (Focal Acne Scar Treatment)方法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患者,即点阵CO2激光局灶性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但不处理萎缩性瘢痕以外的皮肤组织便达到了理想疗效,同时明显减少了不良反应。本研究将在此基础上,采用半脸随机对照法,利用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定量比较点阵激光两种方案即局灶治疗(FFLT, Focal Fractional Laser Treatment)和平扫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方法对20例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进行自身对照试验,随机选择患者一侧面部使用FFLT方案进行治疗,另一侧采用大面积平扫方案,共治疗5次,每次治疗间隔3个月。第一次治疗后1h记录和评价患者不良反应;第一次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1周、第2周、第1个月、第3个月时对患者两侧皮肤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及评价。每次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面部皮肤使用VISIA皮肤检测仪分析,同时对两侧瘢痕皮损进行ECCA痤疮瘢痕评分,并对患者自身满意度进行分析。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Fisher精确检验法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实验结果1. FFLT方案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可以提高短期治疗疗效第一次治疗后3个月,FFLT侧ECCA评分及平扫侧ECC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FFLT侧ECCA评分低于平扫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FLT侧治疗改善率高于平扫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两侧自身满意度评分比较,FFLT侧满意度高于平扫侧。2. FFLT方案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可以减少急性期不良反应患者FFLT侧治疗后即刻不良反应疼痛及水肿评分均显著低于平扫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侧红斑持续时间及结痂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治疗后第1天皮肤生理指标检测分析,FFLT侧瘢痕处及其非瘢痕处红斑指数均较平扫侧瘢痕处及其非瘢痕处低(P<0.05);治疗后前三天,FFLT侧瘢痕处黑素指数及经表皮水分丢失均较平扫侧瘢痕处高,但FFLT侧非瘢痕处低于平扫侧非瘢痕处(P<0.05);治疗后第1天至第1周,FFLT侧瘢痕处角质层含水量较平扫侧瘢痕处低,但FFLT非瘢痕处高于平扫侧非瘢痕处(P<0.05);治疗后两周至三个月时,红斑指数、经表皮水分丢失、角质层含水量在FFLT侧瘢痕及非瘢痕处与平扫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FFLT方案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长期治疗疗效具有局限性两种模式五次治疗后ECCA痤疮瘢痕评分随着治疗次数增加均逐渐下降,患者自身满意度评分均逐渐提高,两侧差异性逐渐降低。VISIA数据分析显示前三次治疗FFLT侧纹理计数低于平扫侧(P<0.05),可见痤疮萎缩性瘢痕改善较好;但是五次治疗中平扫侧色素斑、红斑、毛孔、紫质计数均低于FFLT侧(P<0.05),说明采用大面积平扫技术可以改善皮肤整体状况。结论FFLT方案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可以提高短期治疗疗效同时减少急性期不良反应,通过定量分析发现FFLT方案长期治疗疗效具有局限性,不能替代传统平扫方案解决多样皮肤问题。下篇 点阵CO2激光介导透皮相关的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研究背景及目的在皮肤科临床治疗中,局部药物应用尤其是经皮给药的使用非常广泛。但是皮肤作为人体抵御外界物质进入体内的生理屏障,尤其是最外层致密的角质层,外用药经皮吸收往往受限,如何提高传统局部用药经皮渗透吸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有研究者开发了很多透皮技术以促进药物的经皮渗透与吸收,如改变药物性质或作为药物的载体以促其经皮渗透;或直接开放皮肤相关层次的通道以介导药物透皮递送。其中,通过激光治疗技术增加局部透皮给药是近来皮肤科医师较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传统剥脱激光作用效果显著,但其副作用如红斑、疼痛等发生率较高。点阵激光具有MTZ作用,故显示出强大的临床应用优势,其通过点阵状排列激光光束作用于皮肤,这种柱状的热能会产生柱状的热变性区,或者在一定的能量密度下,穿透皮肤形成真正的孔径,此可以作为药物透皮的通道,增强药物经皮渗透吸收。Oni G等观察了点阵激光辅助间充质干细胞经皮递送后细胞可以短期存活的状况。点阵激光的工作原理既可以点阵方式剥脱表皮,同时以热刺激方式刺激胶原新生重排,为此本研究将通过家养幼猪的动物在体实验观察点阵CO2激光处理对递送幼猪成纤维细胞透皮后改善皮肤组织变化以及相关分子机制的影响,并进一步对若干临床相关疾病的局部治疗做初步探索。研究方法1.选用健康满月家猪,取耳缘皮肤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传至3-4代收集。取幼猪胸背部皮肤,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点阵激光组,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点阵激光联合磷酸盐缓冲液(PBS)组。3个月后取已处理皮肤活检病理检查,以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法检测各组胶原纤维分布情况,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2.在白癜风、雄激素源性脱发、甲真菌病临床治疗中选择部分患者进行点阵激光预处理配合相关外用药,观察治疗效果。实验结果1.点阵激光辅助自体成纤维细胞透皮递送后真皮胶原增生HE染色、Masson染色法显示点阵激光组、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点阵激光联合PBS组胶原纤维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增多,排列更紧密,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胶原纤维含量增多最高;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与点阵激光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其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最高。2.点阵激光联合外用药治疗增加疗效在白癜风、雄激素源性脱发、甲真菌病临床治疗中,点阵激光配合外用药达到较满意疗效。结论点阵激光介导细胞与药物透皮是行之有效的,可以尝试运用于多种皮肤病的局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