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吩诺啡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anyueyu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噻吩诺啡是由毒物药物研究所自行合成的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大量的药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对吗啡受体的激动—拮抗双重效应,且抗吗啡依赖作用强,有效剂量小,药效作用时间长,具有良好的戒毒应用前景。噻吩诺啡体内代谢复杂、活性产物多。为从噻吩诺啡和活性代谢产物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药代动力学角度阐述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药效作用特点、为设计和优化临床研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文研究应用了液-液萃取和固相提取、薄板层析分离处理粪、尿及胆汁中噻吩诺啡的代谢产物,应用LC-MS/MS检测鉴定,并对代谢产物进行活性评价。利用LC-MS/MS检测了噻吩诺啡和代谢产物在动物体内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参数。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排泄过程。结果:1噻吩诺啡体内转化和产物结构鉴定。噻吩诺啡在大鼠体内首先发生Ⅰ相代谢,主要是发生氧化和N一脱烷基反应。原型及产物经Ⅱ相代谢产生葡萄糖醛酸结合物,主要经胆汁和粪便排出体外。2代谢产物活性评价。根据噻吩诺啡体内代谢转化研究和代谢产物结构鉴定结果,化学合成了代谢产物标准品,同时观察并比较了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与原型药物相比,噻吩胺镇痛活性最强,S—氧化产物与药物原型相近,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和N—氧化产物比原型药物弱。由于噻吩诺啡在体内为多途径代谢,且某些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药理活性,首先采用LC-MS/MS技术监测大鼠口服噻吩诺啡后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以确认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体内目标成份。大鼠口服给药后的血浆中,除原型药物外,代谢产物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含量最高,噻吩胺含量最低,血浆样品中均未检测到S—氧化产物和N—氧化产物。大鼠脑组织中仅检测到原型药物和噻吩胺。3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了灵敏、专一的LC—MS/MS内标定量分析方法,可同时定量测定两种极性差别大的化合物,经方法学评价,各项指标和参数均满足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指标和要求。大鼠单次口服噻吩诺啡1、3、9mg/kg后,噻吩诺啡为一级吸收二房室模型,Cmax分别为2.32、7.37、14.21μg/L,AUC分别为11.95、43.99、105.24μg/L·h,Tmax为2.2~3.0h,t1/2为4.9~7.7h,MRT约为7h,Cmax和AUC分别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口服给药噻吩诺啡后代谢产物(噻吩诺啡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Cmax分别为35.13、69.83、284.63μg/L,AUC分别为142.17、257.26、1100.69μg/L·h,Tmax为0.6~13h,t1/2为4.4~7.2h,MRT约为4.7~5.5h,Cmax和AUC分别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原型药物与代谢产物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相比,产物的Tmax明显小于原型药物,Cmax明显大于原型药物,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形成速率快、转化量多。原型药物的MRT显著大于产物,可能是药物在肝脏中形成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分泌到肠中后,在葡萄糖醛酸苷酶作用下水解成药物原型后重新被吸收。大鼠口服噻吩诺啡绝对生物利用度为9.66%,显示大鼠口服吸收较差,生物利用度较低。比格犬单次口服噻吩诺啡0.2、0.6、1.8mg/kg后,噻吩诺啡在比格犬体内为一级吸收二房室模型,Cmax分别为1.42、2.08、4.82μg/L,AUC分别为8.60、13.24和26.10μg/L·h,Tmax约为0.55~0.65h,t1/2为10~13h,MRT约为10~12h,Cmax、AUC分别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口服给药噻吩诺啡后代谢产物(噻吩诺啡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Cmax分别为1.78、5.03、7.09μg/L,AUC分别为9.37、22.34、41.40μg/L·h,Tmax为0.47~1.1h,t1/2为18~40h,MRT在11~17h,Cmax、AUC分别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单次与连续多次口服给药相比,噻吩诺啡原型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药代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比格犬多次给药后体内无蓄积现象。比格犬口服0.2mg/kg噻吩诺啡生物利用度12.65%。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排泄过程。小鼠口服噻吩诺啡3mg/kg剂量后0.5h,各主要脏器中均可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除脑组织外,其它组织均在给药后1h达峰值浓度,其中以空肠最高,肝次之,给药后24h脑组织达峰值浓度。体内各组织中药物的消除速度很慢,给药后第8天各组织中仍可检测到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大鼠口服噻吩诺啡3mg/kg后,主要经粪便排泄,经肾由尿排泄较少,给药后第1、2、3天的累计总排泄率分别占给药总量的31.75%、63.81%和82.67%,至给药后第14天累计总排泄率占给药总量的92%,其中12%经尿排泄,80%经粪便排泄。胆汁排泄到第3天累计排泄量约为30%。噻吩诺啡在大鼠和人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约为95%,血浆中药物浓度在10—800ng/ml范围内无浓度依赖性,药物在大鼠和人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无种属差异。4采用高速整体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放射性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小鼠给予氚标噻吩诺啡30分钟后,各组织均有少量的药物;给药后1小时各组织放射性最强,以胃肠道最多;给药后4天各组织放射性减弱,在神经系统和消化道等外围组织仍有药物分布,噻吩诺啡可能与这些组织中受体紧密结合,解离速率较慢。结论:1完成了一类新药噻吩诺啡在动物体内代谢转化和结构鉴定研究,并初步探讨了代谢产物活性和药代性质。2优化了从样品中同时提取噻吩诺啡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方法。3建立了同时检测噻吩诺啡和噻吩诺啡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LC-MS/MS内标定量方法。4完成了噻吩诺啡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大鼠、小鼠和比格犬中药代动力学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CT影像分析鼻咽癌对颅面部组织的侵袭特点.方法:分析69例鼻咽癌首次放疗前的CT影像,分别统计其向前方(包括翼板、翼腭窝、上颌窦、筛窦、鼻腔)、外侧方(包括腭肌、
目的:研究牙周支持高度降低状态下施加舌向集中力时,牙周组织的应力变化、分布规律和牙的初始位移。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数字影像传输与转录方法,获得中切牙三维形态的原始数据
何谓"公族"?依据宗法分封制,公族是指君王的宗法血统组织,即历代国君的直系后裔,这是公族的基本义,涵盖的范围比较宽泛。同时,公族还是一个职官名,自周初设置的职掌教训同族子弟
目的 评价静脉尿路造影 (IVU)、CT与B超对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例输尿管囊肿的IVU、CT及B超检查资料。 2 5例均行IVU、B超检查 ,4例行CT检查。结果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确立的RIO+20议程对国际可持续发展的机构改革问题作出了重大调整。虽历经20年的积累,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国际法规范松散而总体缺乏约束力。RIO+2
<正> 我站在1989~1991年3年间,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喘息型)60例进行冬病夏治,用白芥子穴位贴敷发疱疗法,临床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60例中男3
从纳滤膜技术、纳米光催化技术、纳米还原性材料及纳米吸附性材料等四个方面介绍了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本次设计的地理信息系统具备了一些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从数据库的建立到系统的统计,地图的编辑,系统的帮助。程序编写过程中涉及到数据库的建立,数据的读写,ADO,MapBasic语
糖作为人体能量的载体和重要的生物信息分子在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通过与蛋白质的特异性识别控制生物信息的传递。研究发现了乳糖(半乳糖)与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纳米制剂由于改变药物的体内分布而对肿瘤组织具有靶向性,可使药物体内作用时间延长,治疗效果提高,毒副作用可能下降。因此,纳米制剂在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