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以江西省丰城市为例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xudo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我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但随之产生的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侵害农民利益的事件增多,使农民失地又失业。对于失地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许多研究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该文试图通过对丰城市郊区农村的城市化调查,找出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具体在哪些环节受到了侵害,是怎样侵害的,等等。另外,从农民自身及农村特有的文化角度,来探讨有哪些因素造成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从而可以更全面、客观地描述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该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文献法。主要从丰城市政府、河洲镇和孙渡镇政府以及有关村委会收集该市郊区农村城市化的文件资料等。 第二,实地观察法,包括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和失地农民居住、生活在一起,完全可以作为他们其中的一员进行观察和体验,并有便利条件观察丰城市郊区农村的城市化现状以及失地农民的生活、工作状况。 第三,访谈法。该研究涉及的访谈对象主要包括丰城市政府及其孙渡镇和河洲镇政府的有关领导、郊区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涉及的几个行政村的村委会成员和一些失地农民,特别是一些精英分子。 该文通过对丰城市郊区农村的城市化作一个历时态的调查和研究,也就是从征地到农民土地补偿费的用途作全面调查和研究,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和失地农民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得出了一些结论。在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获取了大量的利益;村委会作为地方政府和失地农民的纽带,能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但同时由于村委会的特殊地位和村干部自身的原因,常常也会损害失地农民的利益,甚至有些村组干部利用征地的机会谋取私利;失地农民常常是作为利益受损群体出现的。当然,失地农民自身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重要原因。 该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 第一,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作了历时态的调查和研究,对失地农民问题有新的分析思路。 第二,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和失地农民的行为,特别是对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款的用途作了详细分析。 第三,提出了城市化过程中研究者没有关注或者关注不多的几个问题。 最后,希望该文的调查结果对丰城市以后的农村城市化乃至江西和其他地区的城市化能有所启示,对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同性恋”一词在现代生活中已经不再陌生,关于同性恋成因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是大多是以男同性恋者作为研究的样本,很少涉及女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研究,也很少有将女同性恋者的个
该研究以社会互动理论为支撑点,主要运用社会学的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人类学日常生活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湖北省L市X镇黄村的个案调查,对中国农村社区权力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
2003年,上海市成立司法社工这样一个非政府组织,通过合同承包、政府出资的方式,由司法社工从事禁毒、社区矫正、青少年事务三项工作,以预防和减少犯罪。按照我国以往对非政府组织
城市经济改革的推进与深化,促进社会领域也发生一系列的改革。经济领域改革对社会领域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促使城市社会传统的“单位制”逐步瓦解,开始出现一个“非单位型”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