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普通中学仍未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课堂上,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的积极性较低。经调研发现,现行普通中学学生对化学学习投入程度不高,课堂效率低,教师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化学课堂专注程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学习投入度、普通中学概念的界定,对研究该类学校如何使一堂化学课成为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化学课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象为两所普通中学的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共251名学生,以高二年级学生为主。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归纳总结法,对普通中学高中生化学课堂学习投入情况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归纳出学生学习投入度的结构。其次,通过与一线教师访谈,深入了解学生化学课堂学习情况。同时,随机抽取20名高中生进行事件交谈,确定普通中学学生化学学习投入的内容,结合访谈结果和参考前人的研究,编制出普通中学高中生化学学习投入度问卷。再次,对251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然后,通过问卷分析和自身教学实践、平时观察,得出普通中学生化学学习投入水平较低。最后,提出策略,通过教学实践检验策略的有效性。经调研发现:普通中学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效率低。然而,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职业道德方面与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及化学学习态度、化学学习体验等方面存在直接的关系。加之,这些学生的化学基础较差,学业水平较低,从而进一步影响其化学学习投入度,为改变此现状态而提出教学策略:(1)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2)教师情感的良好表达。(3)小组学习教学。经实践,对比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及化学考试成绩有明显改善,表明这些策略能明显提高普通中学生对化学课堂学习的投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