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社会道德中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许多人在面对道德选择时,不能自觉自愿地主动实践道德,这并非不能正确辨别是非,而是多数情况下缺少道德勇气,逃避责任。道德勇气是个体在不利的道德情境下去践行正确的价值规范的一种道德力量。道德勇气不仅会巩固和发展正确的道德动机,而且还会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意志力。道德勇气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个生命力的问题。道德勇气是个体走向幸福生活的必备德性之一,也是构建美好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本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了道德勇气的概念与类型。从“勇”的字源入手提出了勇气与道德勇气的涵义。在梳理中西方思想家对道德勇气的研究的基础上,将道德勇气分为勇于作为、勇于不为、勇于存在三种类型。勇于作为和勇于不为是个体应对外界的一种道德勇气,勇于存在是个体应对自我的一种道德勇气。第二章分析了影响道德勇气的因素。本文从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来探讨了道德勇气的影响因素。认为道德勇气的产生基于正确的道德认知,来源于个体的道德需要,而社会应该是一个坚实的后盾,帮助个体由道德勇气转化为道德行为。认知因素主要从观点采择与推理能力、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来分析,情感因素主要从移情、责任感、荣誉感来讨论,社会环境主要从社会舆论、社会保护与法律救济来探讨。第三章为道德勇气的培养,主要提出了学校在培养道德勇气方面应做的努力。认为学校自身首先要成为道德勇气的践行者,学校教育要独善其身,摆脱教育工具化、欲望化的压力,对校内校外恶行要进行制止与干预。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可以生命教育为中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与道德理想,教育学生如何更好的做出判断,从而形成对道德勇气的正确认知。以培养责任心为重,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成为一个富有责任感与爱心的人,并能够对社会非正义现象表达正确的愤怒以维护社会的道义。要鼓励学生履行道德行为,使勇敢成为学生的一种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勇敢的道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