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张扬与遮蔽——论1980年代知青文学的理想主义话语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geS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主义话语是1980年代知青文学最主要的话语,本论文即以此为研究对象,深入文本内部分析其话语逻辑与罅隙,以期揭示1980年代知青文学的书写策略与文化实践效果。  论文在1976年之后的文学史与思想史走向中定位1980年代的知青文学,描绘作为主潮的理想主义话语的流动脉络,论述知青文学理想主义话语的产生背景、特征、陷阱及其消退过程。论文选取三个代表性案例进行研究:一、对张承志的知青小说作文本细读,分析其以红卫兵历史为资源的“革命”理想主义书写,指出其以粗暴去异与求同的方式将红卫兵历史净化;二、考察梁晓声的知青文本从知青历史中剥离出群体理想主义的叙述策略,认为叙述者这一“剥离”建立在把知青历史置换成大自然征服史、切断知青历史脉络、将历史问题转化为道德问题的基础上;三、研究知青文学中非常突出的“乡恋”现象,从城乡视域考察史铁生、孔捷生、王安忆等作家对上山下乡历史田园牧歌式的书写,指出乡恋文本对诗意乡村的呈现以遗忘、美化农民苦难为前提。在缺乏现代性土壤的情况下,知青文学以想象诗意乡村来抵抗蹒跚学步的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是无根无力且无创造性的。  论文认为,1980年代的知青文学作为书写历史的严肃文学,并未表达文革历史的基本面目,而是将历史转化为英雄传奇、田园牧歌,并重新提取一种与历史灾难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道德理想主义体系——把道德理想当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高于一切的原则;道德的资源来自乡村,来自于底层农民,并导出一种反现代的倾向;其内涵强调无私、超越自我,无原则地把集体看作高于个人。它以呈现历史的方式遮蔽历史,以张扬理想的方式拒绝对文革历史的深刻反思。  1980年代末期,理想主义开始遭到全面解构,这是另一种历史灾难。重新解读1980年代的知青文学,旨在对文革历史进行严肃反思,并期待理想主义的重建。论文认为,只有建立在现代性基础之上的理想主义,才能摆脱文革式封建专制的陷阱,才能成为克服虚无主义的思想资源。
其他文献
知性是构成西方现代诗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卞之琳诗歌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在中国绝大多数人仍信奉“诗是情绪”并在主情诗写作之路上滑行的三十年代,卞之琳独辟蹊径,既融西方
韩少功的创作对于个人记忆、历史记忆和民族记忆的开掘,对于精神创伤的关注和对现实焦虑的表达,显现了他特有的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并有着相当特别的意义。  本论文运用社会心
学位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有责任心和爱心,而且要将班级管理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全身心地投入。 Class t
SABIC、Kringlan Composites和其他行业合作伙伴正携手推进全球首款热塑性复合材料车轮的开发。这一突破性创新材料解决方案利用SABIC专有的ULTEM树脂,融合Kringlan专有的三
从言语交际理论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就是母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由于语言和民族传统习惯的差异,不同国家的语文教学各具特色,但是,各国语文教学的任务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母
就《日出》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而言,其重心几乎都是停留于单纯的文本分析这一研究层面,而对《日出》在舞台上演出的相关情况丝毫没有涉及。基于这样的理由,笔者决定将自己的研究
蒙古族是东乡族主要的族源,这在语言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语言是构成一个民族共同体诸特征中继承性很强,而且是比较稳定的因素。因引,它可以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变化、发展和确认
本文研究现代汉语常用动词和小句的情状,重点研究现代汉语常用动词的过程结构和小句情状的构成情况,尤其是动词和那些可能影响其类型转变的成分是如何组合成小句情状,力图夯实情
本文以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为论述对象,从苦难与死亡角度展开论述。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神农架系列”苦难叙述——乡村苦难的个体言说。从乡村人“没意思”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