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重要的细胞成分,在机体抗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感染白念珠菌后的巨噬细胞通过产生多种细胞因子(cytokine,CK)、吞噬溶酶体融合等机制介导杀灭白念珠菌,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的信号传导作用也为机体提供了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白念珠菌具有二相性,白念珠菌菌丝相形成被认为是毒力因素之一,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ecreted asparty1 protainase,SAP)是白念珠菌产生的胞外酶,也被认为是白念珠菌的毒力因素之一,可被胃蛋白酶抑制剂(pepstatin,PEP)所抑制。研究发现酵母相白念珠菌可致巨噬细胞凋亡,天冬氨酸蛋白酶可能是白念珠菌致巨噬细胞凋亡的诱导因子。通过观察酵母相白念珠菌(Y-Candida)、菌丝相白念珠菌(H-Candida)、胃蛋白酶抑制剂处理的白念珠菌对巨噬细胞TLR-2表达的影响、对巨噬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讨菌丝相白念珠菌是否致巨噬细胞凋亡、菌丝相白念珠菌和酵母相白念珠菌致巨噬细胞凋亡率是否有差异,以及它们对巨噬细胞TLR-2的表达的影响有无差异,以进一步探讨白念珠菌的致病因子及致病机制,并且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用普通沙保弱培养基培养酵母相白念珠菌,用丰富培养基(YPD)培养白念珠菌48h,再以5×106/ml的菌浓度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New born bovine serum,NBS)1640培养液37℃5%CO2培养3h,诱导纯度较高的菌丝相白念珠菌,以30μg/ml作用浓度的胃蛋白酶抑制剂预处理白念珠菌30min;分别利用酵母相白念珠菌、菌丝相白念珠菌及用胃蛋白酶抑制剂预处理的白念珠菌作为刺激信号,与佛波醇酯(Phorbo12-myristate13-acetate,PMA)刺激后分化的THP-1细胞建立感染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细胞因子TNF-α分泌情况;Griess反应法检测一氧化氮(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NO)量(NO2-/NO3-比值);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细胞表面的TLR-2 mRNA表达的水平。 结果发现:可以通过pH值为7.0的含10%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37℃5%CO2培养3h诱导出较纯(﹥90%)的白念珠菌菌丝(hyphal);分别以5:1效靶比的酵母相白念珠菌、菌丝相白念珠菌、PEP预先处理的白念珠菌感染巨噬细胞1h、2h、4h和8h,酵母相白念珠菌组巨噬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7±0.40)%、(17.61±0.92)%、(23.38±1.31)%和(27.63±1.06)%,菌丝相白念珠菌组巨噬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42±0.55)%、(22.78±1.30)%、(31.96±1.08)%和(40.43±1.66)%,均较空白对照组(0.93±0.11)%、(1.41±0.36)%、(3.38±0.37)%和(6.16±0.62)%明显升高,方差分析P<0.01;蛋白酶抑制剂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2±0.15)%、(2.78±0.45)%、(7.24±0.0.72)%和(13.41±0.76)%,较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处理组巨噬细胞凋亡率两两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 以5:1效靶比白念珠菌作用巨噬细胞1h、2h、4h和8h。胃酶抑制剂处理白念珠菌及酵母相和菌丝相白念珠菌组自1 h起巨噬细胞产生的TNF-?的量均高于同时间段空白对照组(P<0.01),且不同作用组分泌的TNF-?的量两两比较亦有显著差异性(P<0.01);1h起,酵母相组和菌丝相组分别与对照组、PEP作用组比较,巨噬细胞分泌NO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1),2h起,菌丝相组与酵母相组比较NO水平有显著升高(P﹤0.01),4h起各实验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RT-PCR检测巨噬细胞TLR-2 mRNA表达:胃蛋白酶抑制剂处理的白念珠菌及酵母相和菌丝相白念珠菌刺激巨噬细胞4h后,酵母相组和菌丝相组TLR-2 mRNA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及PEP处理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两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蛋白酶抑制剂处理组的TLR-2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实验结果表明:白念珠菌可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及分泌 TNF-?和 NO,可活化TLR-2受体,其作用与白念珠菌菌相及其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