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由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管理的思想开始,继而研究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社会管理的思想,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社会管理的思想。论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剖析了资产阶级社会管理的性质和弊端,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对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管理进行科学预测,形成了他们关于社会管理的基本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资产阶级进行社会管理和国家管理,旨在维护自己阶级的统治地位,将广大民众排斥于管理职能以外;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管理则是全体公民自己当家作主,直接进行社会管理。作为经典作家的列宁,社会管理思想同苏维埃国家的成立以及建设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其主要内容是:由全体民众对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进行“计算和监督”,由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进行社会管理,吸收旧社会过来的专家参与社会管理,努力提高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督,等等。论文认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巩固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凭着革命化的社会管理理念,实施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模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事业的发展。毛泽东的社会管理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也具有局限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社会管理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管理真正具有了中国特色,即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综合平衡管理。党的十四大以后,社会管理呈现出市场经营化发展趋势,推进了管理的法制化,并且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作为市场化改革的保障被提上议事日程。新世纪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管理新思路逐步形成,社会管理开始致力于保障改善民生,加快构建现代社会管理的格局,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社会管理体制。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管理的思想。论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管理思想的阐述,以及对社会管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研究,指出经典作家社会管理的思想具有时代的价值,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和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必须继续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深刻的变革,处于社会转型期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管理面临着日益增多的问题和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需要探索社会管理新的有效途径。转变社会管理理念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管理的核心责任和重要内容,构建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任务。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方向和着力点是构建以社会公正为导向的多元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