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的交通建设进一步的发展,互通立交桥梁、高架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实现交通转向功能的匝道,由于其连接的主干线与交叉线间较大的高程差,往往需要设计为匝道桥梁。同时在城市中受到地形、地物、地下管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使匝道桥设计满足路线平面及道路建筑界限净空的要求,在关键节点处需要设置门架式横梁跨越桥下的道路。本文对带外伸横梁的匝道桥的设计计算理论与方法作了初步的介绍,分析了影响此类桥梁上部结构受力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惠州金恺大道A匝道4x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实例进行设计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由于门式横梁的存在,主梁的弯扭耦合效应更为复杂,分析研究主梁在自重及整体温度等荷载工况及荷载组合下的内力分布情况。(2)因约束支座布置情况的不同,在荷载工况作用下对纵向主梁的内力分布情况及PSC截面设计方面的影响,以及支承反力的变化。(3)根据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比纵向固定支座设置的不同,在地震工况作用下的支反力变化。通过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总结了此类桥梁因外伸横梁的存在,对纵向主梁内力分布、截面设计、支承反力影响:(1)由于大外伸横梁的存在,使得大横梁处的主梁负弯矩减少约10%、扭矩值增加约一倍、剪力值无大变化。(2)由于纵向主梁与大横梁的相互制约,在整体温度工况下将产生较大的水平支反力,对于下部桥墩以及基础起不利作用。(3)纵向固定支座建议设置在外伸大横梁处,同时需重视对下部结构的抗震设计。通过以上的结论可以为今后在类似匝道桥设计和施工中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