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小儿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为0.3%8.0%[1],本次研究的属于西医学“儿童功能性便秘(FC)”的范畴。通过用自拟的统计量表以客观的评价姚晶莹教授经验方治疗54例阴虚内热型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为姚晶莹教授经验方治疗小儿便秘的疗效提供临床依据,阐述姚老辨证治疗阴虚内热型小儿便秘的辨证论治思路及拟方用药原则,为临床小儿便秘的辨证治疗拓宽思路。材料与方法:收集在2016.12-2018.02期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中医辨证属“小儿便秘(阴虚内热证)”,西医诊断“儿童FC”的患儿,选择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54例患儿,使用“儿童FC(阴虚内热证)的治疗疗效评价表(自拟)”对调查问卷所得病历资料进行评分。采集信息包含患儿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生活饮食习惯、性格、舌脉等临床症状,并将患儿初次就诊、治疗2周后及4周后病情资料分别进行评分、记录。本研究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对口服姚晶莹教授经验方证属“小儿便秘(阴虚内热证)”的患儿进行治疗,收集的数据以“尼莫地平法[2]”对其临床的疗效客观评价,包括疾病及其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各单项症状治疗的有效率和主要伴随症状的有效率。应用Excel表格、SPSS17.0统计软件对已收集的数据资料录入统计分析,全面评价姚晶教授经验方的临床疗效,总结导师临床应用姚晶莹教授经验方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经验,并阐述姚晶莹教授对于小儿便秘的认识及其经验方的组方用药原则。结果:1.姚晶莹教授经验方治疗小儿便秘疾病和其中医证候的总的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96.30%。2.便秘患儿的排便症状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改善最为明显的症状为大便干燥和每周排便次数。3.患儿阴虚内热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按出现频率依次是五心烦热、厌食、盗汗、咽干口燥、面部烘热。结论:1.姚老经验方治疗阴虚内热型小儿便秘临床疗效确切。2.导师在临床上灵活运用姚老经验方治疗阴虚内热型小儿便秘,为小儿便秘的临床辨证论治和组方用药拓宽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