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丽·雪莱,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妻子,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成名作《弗兰肯斯坦》(又名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发表于1818年。该作品一经发表就得到了评论界广泛的关注,至今仍是哥特式小说的典范,科幻小说的鼻祖。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弗兰肯斯坦》,从“生态”和“女性”双重角度探讨和研究了文本中的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女性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玛丽·雪莱的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掘文本中的新意,从而为解析该部作品打开新的视角。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论。第一部分的绪论着重的介绍了小说作者玛丽·雪莱的生平和《弗兰肯斯坦》这部作品,以及对该部作品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第一章对于本文写作基础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进行了描述,介绍了它的起源及发展过程,同时介绍了该文学理论的内涵;第二章分析了女性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在《弗兰肯斯坦》中体现的:首先是其本质上的联系,其次是其象征性上的联系。在女性和自然的本质联系中着重阐释了它们之间的同一性,而象征性联系则体现了女性的自然化和自然的女性化的特征。第三章阐释女性与男性的关系在《弗兰肯斯坦》中的体现。首先分析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话语的缺失,在这部小说中主要表现在伊丽莎白的沉默和贾斯丁无法为自己辩护;其次着重分析了男权下女性角色的缺失,包括萨维尔夫人的缺席、完美的母亲形象卡罗琳的离世和逃离现实的莎菲这三方面。第四章探究了小说中女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首先分析了相对于以维克多为代表的拥有科学技术的男性,女性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科学技术的他者;其次针对维克多撕毁了未完成的女怪物来阐述她被科学技术剥夺了生存的权利;最后基于小说中人造人这一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件来分析女性被剥夺了生育权。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论文在对全文的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重申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对小说的分析,表现了玛丽·雪莱对当时英国工业革命的担忧,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作者并没有用浪漫的笔触歌颂科技和人类征服自然,压迫女性的英雄气概,反之,她用敏锐的视角和洞察力看到了科技迅猛发展所埋伏的危机,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然,男性,科学技术与女性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