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能带来诸多的良性效益,但随之深入发展,各种负面影响也随即而来。因此,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伦理旅游等一系列“非大众旅游”形式应运而生,虽然这些旅游方式都强调保护,但带有一定的限制性和误导性,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负责任旅游作为这些术语的结合体,涵盖了所有范围的旅游形式,包括非大众旅游和大众旅游,被认为是正面影响最大化和负面影响最小化的旅游方式之一。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只关注私营部门、公共部门、志愿部门以及当地社区等对负责任旅游的贡献,忽略了旅游者的贡献,他们常被视为是问题的一部分,而非解决问题的一部分。为了弄清楚“谁对旅游负责”的问题,本研究将关注点聚焦到旅游者身上,试图了解价值观对旅游者负责任行为意向的影响,从而制定相应政策来推动负责任旅游在中国的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分别对负责任旅游、计划行为理论和价值观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加入价值观变量,提出相关假设并构建模型;然后,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地,于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8日在游客服务中心、金鞭溪、袁家界、杨家界等客流量较多的地方进行了为期8天的实地调研,共发放问卷600份,有效问卷549份,有效率为97.69%;之后,通过SPSS25.0和AMOS23.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构建出了价值观视角下的旅游者负责任行为意向模型;最后得到以下结果:(1)价值观在整个模型中,对旅游者负责任行为意向的影响最大。其中,“遵从:有礼貌,自律,能够控制自己的不合理欲望”是价值观中影响旅游者负责任行为意向的最主要因素;(2)价值观显著正向影响旅游者的负责任行为意向,对其有两条影响路径,第一条是“价值观→旅游者的负责任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第二条是“价值观→旅游者的负责任行为态度→旅游者的负责任行为意向”的间接影响;(3)旅游者的负责任行为态度对旅游者的负责任行为意向有正向显著影响,但旅游者在“负责任旅游更适合自己”方面所持的态度较弱,信心略显不足;(4)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都通过旅游者的负责任行为态度间接地影响旅游者的负责任行为意向,其中“那些对我而言意见很重要的人更喜欢我在出行时参与负责任旅游”是主观规范的主导影响因子,说明游客会看重身边的人对自己的意见。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加强宣传力度、发挥教育功能、建立相互联系、建设绿色设施、健全相关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管理建议来培养旅游者的负责任行为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