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政府在最近几年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政策,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一体化正在迅速改变原有农村居住环境的风格。农村人居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等环境问题。如何在我国日益发展的城镇化背景下建立更加健康生态、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是我国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还是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重要方向,其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人居环境相关理论知识,参考已有的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及影响满意度的因素,结合临安山区农村人居环境的实际情况,听取专家学者的指导建议,创建了本文需要的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本文通过简单数据评价法、AHP层次分析和德尔菲法的线性权重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分析了临安山区农村人居环境的本体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本文研究表明:临安山区农村人居环境的满意度总体评价分值为3.2166,根据5分赋值法的含义,这个分值为基本满意。(1)经济条件:在评价指标中得分最高,表明临安山区农村的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同时搜集的统计年鉴的数据也表明了临安山区村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递增的趋势,但村民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城乡收入水平不均衡。(2)自然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影响给村民带来了负担、农村生活污水及河流污染,人禽粪便的处理不合理,山区农村的生态格局、村落格局、生物多样性受到部分的破坏。(3)社会环境:周边学校的数量不多,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生需要到很远的距离去上学,较不方便;医疗水平、养老问题等发展较落后。(4)居住条件:规划建设中有的模仿城市类型的住宅或别墅,或者照搬其他村庄的建设模式,导致乡村景观似曾相识,失去了乡村的独特性。(5)公共基础设施:经济较发达的山区,道路比较方便出行,还有路灯,欠发达的山区土路较多,下雨天不便出行;公厕的数量分布较少;垃圾收集与处理不完善。本文研究建议:(1)结合地方特色,推进农村的经济发展。(2)因地制宜,改善自然生态环境。(3)完善乡村公共事业及社会环境的丰富。(4)房屋的设计样式、采光朝向、庭院的结构,因地制宜,统一规划。(5)从村民的反馈结果和实际的情况出发,按需而定,完善基础设施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