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法律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n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33亿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突出的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在我国许多城市,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其中细微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铅和硫氧化合物等污染物的弥漫不仅严重污染空气、降低空气质量,同时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和极大危害。自2013年以来,在京津冀地区和较大城市均相继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同时,根据环保部门的数据,北京、上海等城市空气污染中的PM2.5颗粒来源中,来自机动车排放的占到很大比重,由此可见汽柴油燃烧产生的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占比重最高的污染源头,并且在不断加剧。因此,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治理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和部分,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加强法律研究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法治建设不够完善,机动车尾气污染仍然呈现油品质量差、尾气排放标准落后、防控体制机制不健全、城市交通系统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和不足。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初步的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并建立了一些列具体制度,机动车尾气污染仍然有诸多有待探索和可为之处。本文在充分搜集、梳理我国当前关于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的各项法规、制度、文件等基础上,结合新《环境保护法》修改和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首先介绍了机动车尾气的界定和在我国的防控现状,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的必要性和经济法基础进行论述;其次,从标准控制制度、间接控制制度、直接控制制度和日惩罚制度四方面对各类具体制度进行全面阐述分析;再次,综合分析我国当前机动车尾气排放法律控制现状以及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完善排放标准体系、征收机动车环境税、完善地方性法规和区域合作立法、推广检测维护制度和改善交通管理法律控制制度五个方面提出改善建议。
其他文献
鉴于合法性的获得与加强是一个过程,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党到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这一过程作一分析,可以探索出党的合法性在各个阶段具体
本文利用分析法学、法律经济学、法律史学等基本理论,在合同法的理论视野中检视保险说明义务问题,从而在解答交易公平维系过程中法律的作用何在、最佳作用途径何在等问题的基础
我国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在分则中增设了大量经济犯罪,新罪名的增设给刑法学界带来了新的研究空间,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某些犯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成为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社会主义国家犯罪成立理论形成过程的梳  理,比较三大法系犯罪成立体系的结构模式和各自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各自的特  点和优劣,在反思我
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崭新的金融创新形式,由于其具有不同于传统融资方式的资产信用融资、结构性融资和表外融资的特征,能快速清除大额不良资产,增强银行资产流动性,并提高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