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后危机时代,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而中国领先全球复苏,继续保持贸易顺差,全球经济失衡依然存在,发达国家加强了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目前大多数学者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均直接把人民币与发达国家货币进行比较,而忽略了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全球化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问题实质属于发展中国家竞争性均衡问题。为了客观评价人民币汇率水平,本文测算了中国与东亚四国相对发达国家的ULC-based REER及东亚五国间的ULC-based REER,并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中国总出口变动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变动的收入效应,汇率效应及供应替代效应。计算结果显示相对发达国家,自90年代以来东亚五国货币存在系统性贬值,中国贬值程度最低,对1994年贬值22.63%,而东盟四国贬值幅度高达60%以上,但在东亚国家内部,人民币快速升值,升值幅度相对1994年达到480.03%。中国人民币面临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低增长率和工资的相对高增长率之间的矛盾及东亚国家劳动生产率高增长和工资低增长之间矛盾并存。从影响我国总出口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主要因素看,收入效应最大;竞争性效应已经显现,但是系数较小;出口的汇率效应呈正相关现象即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竞争力不受升值影响。中国出口的这三个特征解释了中国出口快速上升之谜。比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总出口的这三种效应,发现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拥有更低的出口收入弹性,更高的替代效应,说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更为激烈。根据上述结论,本文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发达国家的低估和对发展中国家的高估,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稳定全球经济中的努力。仅根据人民币对发达国家的相对低估而要求人民币升值,是一种忽视发展中国家发展权力,不负责任的政策行为。然而由于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再以低汇率、低工资参与国际竞争。为此,促进产业升级,完善我国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国际化,引领东亚国家货币集体升值,将是人民币汇率的重要政策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