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是国际经济研究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同样也是各国、各地区政策制定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在引进和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FDI在华的集聚分布状态极不均衡。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FDI可以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而我国两极分化的FDI分布状态必然会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很多学者基于传统的区位理论对FDI区位选择进行解释,但是由于这些理论的微观基础建立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之上,这些假定限制了对影响FDI集聚的关键机制的探索研究。这就促使我们去尝试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来分析我国FDI集聚状态。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我国FDI表现出很强的空间集聚特征,而新经济地理学正是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为基础进而考察集聚的形成机制,并对报酬递增、运输成本、要素流动的性质及其作用进行探讨,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演化过程。可见在新经济地理学(NewEconomicGeography,NEG)的框架下,研究我国FDI集聚是可行且合理的。
对FDI在华集聚的研究目的在于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以改善我国各地区引进FDI的效率和效益。基于此项目的,应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检验相补充、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明确我国FDI的集聚状态和特点,进而选择合适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在实证结果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采用锡尔系数方法分析FDI集聚状态可以得出我国FDI经历了从加速集聚到逐渐分散的过程这一结论。通过进一步从时间角度探究FDI集聚状态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北上”、“中行”和“西进效果不明显”的趋势特点。在引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基础解释后,进而深入探究影响FDI在我国集聚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了系统的考察新经济地理学有关因素的影响,将因素划分为传统因素和新经济地理学因素两大类。之后通过对全国性样本、各八大经济区的样本以及分区域、分时段的样本逐步深入的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影响FDI集聚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结论。主要表现为除西部地区外,优惠政策因素对吸引FDI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小;运输成本对中西部地区引进FDI有重要影响,而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则要重视新经济地理学因素的影响;从过程来看,新经济地理学因素相对于传统因素来说,对我国地方引进FDI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这些实证结论,我国中东部地区应结合自身特点,减少或维持现阶段的优惠政策,转而采取其他更加有利的方法引进FDI。如对东部地区来说应进一步加强产业间上下游联系,利用市场潜力效应吸引更多的高质量FDI;中部地区通过有意识的通过政策的倾向尽可能的把相同产业的FDI引入同一中心地区,形成外资产业集聚,利用集聚产生的累积循环作用对后来的外商投资形成了强大的拉力。对西部地区来说,由于政策具有门槛效应,必须强化优惠政策的力度和执行力才有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