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市场化改革推动了城市空间单元结构的裂变。功能单一化带来的大量长距离出行催生了对私人机动出行需求的迅猛增长,导致大城市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若现阶段不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引导,城市的空间结构将朝向与私人机动化相适应的方向发展,届时中国大城市有可能重蹈西方国家的覆辙,过分依赖私人小汽车出行。在居民出行需求、非机动出行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必然存在某种尺度的空间单元,其功能、交通的组织结构对居民出行所产生的交通需求具有根本性影响。该尺度的确定对抑制私人机动出行有重要意义。 从大城市空间层次的演变来看,存在结构扁平化、功能网络化的趋势,各类城市要素将在城市空间中以相对混合的状态重组。结合系统学的认知,在功能组织、交通组织上对城市空间单元进行层次划分,城市空间单元可被归纳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于机动出行、非机动出行和步行出行。在可抑制私人机动出行的大城市空间单元中,服务性设施的辐射范围适中,内部交通可由非机动出行来满足,属于中观层次的空间单元。结合大城市空间层次的演变趋势,该空间单元在空间结构体系中将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从空间单元尺度与非私人机动出行方式之间的关系来看,以鼓励非机动出行与公共交通出行为目的,功能组织与交通组织对空间单元的尺度有不同的需求。功能组织方面,空间单元尺度内的功能组织需要满足居民的日常性出行需求;在交通组织方面,空间单元尺度需要与居民对非机动出行的耐受度以及大运量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服务半径相适应,并且可形成两者之间良好的衔接;在结构模式方法,其单体将呈现细胞结构,整体上将呈现点轴结构。 结合武汉市典型街区的居民出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在2km尺度范围内的出行处于活跃状态,且2km为人们可接受的非机动出行范围,因此在该尺度内实现功能混合以及非机动交通方式与公共交通的衔接对抑制私人机动出行是有意义的。在此基础上,分别以2km为半径与直径划定空间单元的尺度,得出以下结论:大运量公共交通对抑制私人机动出行不可或缺;抑制私人机动出行的空间单元与市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空间单元的面积将逐步变大,尺度应介于3.1km2与12.6 km2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