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arles8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被称之为“新农合”。是由政府出面组织,并提供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农民根据自身意愿参加,政府主导资金,再加上集体和个人等多方面筹集资金,着力与解决严重疾病的医疗互助制度体系。可以说,“新农合”制度根本改变了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的医疗条件,使他们更好的享受到各项医疗服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够加速城镇化进程,大大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有效解决城乡矛盾,保持社会的公平性,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基于以上本文选择了研究阳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过收集并分析关于阳新县新农合的相关资料,结合建国后国家在农村医疗事业发展的历程。运用各种社会调查方法对阳新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并且汇总相关材料,汇总研究了现阶段阳新县新农合在实际运行中取得的效果,在运行中如何进行管理、如何进行监督等多个方面,结合实际运行找出一些相对薄弱的环节,拿出相应的对策使得新农合制度更加完善。本文通过对阳新县新农合实际运行的调查分析,基本得到以下几个结论。首先到乡镇基层对相关参保农户进行面对面交流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对阳新县新农合的具体实施过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实际运行中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大部分农户并不是十分愿意参保,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体运行机制不是特别了解,不是特别相信当地乡镇卫生院这类基层医疗服务单位的医疗技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认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觉得补助标准太低。以上这些问题都反映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新农合宣传工作不够重视,所以必须下大力气宣传,彻底扭转部分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不认同态度。另外通过对阳新县新农合制度的管理模式、监督运行机制、实际运行效果等多个方面的分析,总结阳新县新农合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筹资机制不健康、乡镇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硬件设施上比较差、服务意识和水平不高、有关监管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问题。最后通过对阳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如何长久有效的筹集资金、如何管理、如何监督等的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建立稳定长久的筹资机制、尽快完善新农合的政策法规的建设、建成相对可靠的农村基层医疗体系,加大基础医疗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更加全面深入的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建议。论文主体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目的、现实及理论意义,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新农合制度的理论分析。介绍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第三章,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与现状。通过对众多文献材料的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发展。第四章,阳新县新农合实施现状。通过对阳新县经济水平现状、筹措资金以及如何补偿、卫生医疗资源现状的考察,了解阳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体的实施情况。第五章,阳新县新农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详细了解阳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际运行情况,并细致分析了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问题、筹资问题、运行问题以及相关制度问题。第六章,完善阳新县新农合制度的对策。研究新农合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阳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策和建议,如何管理、如何筹资以及如何完善各项政策制度方面。第七章,总结与展望。总结了全文,对不足的地方进行了阐述,并针对不足之处展望了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王夫之《诗经叶韵辩》是一篇比较重要的古音学论文,其主要内容是阐述其对古今音关系的一些见解和对叶音说的批判。由于王氏有关古音说的论文仅此一篇,古音学的成绩不如顾炎武等
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评价,就决定着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笔者经过对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走访与问卷调查,发现一些中职学校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探讨双联试剂法检测粪便潜血的临床应用价值。90例经内窥镜确诊为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胶体金法对进行粪便潜血测定,采用化学法(愈创木酯)对粪便进行测定,采用免疫法和化学法
<正>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使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竞争中成为能够经受挫折、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挫折教育,潜心探索,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