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耕地的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以土地整理为主的土地综合开发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人的关注。土地整理作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其理论与实践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但相对于土地整理的实践需求,其理论研究已显薄弱,亟待丰富和完善。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土地整理的研究进展;从理论上对土地整理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基本目的、基本原则,以及土地整理与土地开发、土地复垦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土地整理的程序、模式和融资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关中地区为例,对区域土地整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关中地区土地利用存在着:耕地资源锐减,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以农耕利用为主,后备资源缺乏;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产出效益低;过度利用与低效利用并存,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资源污染破坏和浪费严重等问题。因此,土地整理势在必行。 (2)设计了关中地区土地整理潜力的评价方法,并应用其对该区的土地整理潜力进行了评价。即: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用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与本地区规定的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的差值计算;中心村内部改造用地整理潜力用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测算;村庄搬迁、兼并用地整理潜力以户均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测算。 (3)对关中的土地整理进行了空间分析,认为关中地区可分为三个一级区,八个二级区,并对一级区的土地整理进行了详细论述。 (4)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关中地区土地整理的时机做出评价。首先采用位序标准化法和极值标准化法分别处理,然后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各因素因子的权重,最后得到各地区的总分值,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西安地区,咸阳和渭南,宝鸡和铜川。认为政府可以此为依据,做出不同地区不同的政策调整以引导政府以外投资的方向。 (5)将关中地区的耕地按城郊型、平原型、山麓(丘陵和工矿)型分别设计了整理模式;详细论述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整理方式及加速整理的对策与建议;对城市土地、坟茔、河滩地的整理也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最后,本文认为对于产权的制度调整完善的研究是一个急待加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