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泊沉积物是水体重要的营养蓄积、交换的复杂载体,水-沉积物界面的物质运移也是湖泊富营养化得重要影响因素。磷是(P)造成富营养化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对于大多数外源磷得到控制的水体来说,沉积物磷的释放对长期维持水生生物生长,尤其是藻类的生长繁殖,促进湖泊富营养化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磷的赋存形式多变,因湖泊地理、地质,生物条件及外源输入的影响而含量变化各异。本研究选取东部平原地区浅水湖泊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的7个典型湖泊,18个沉积物样品,采取野外调查监测、室内分析与历史资料收集对比相结合的办法,着重对区域内磷的分布特征、形态含量区别,以及其中的微生物、酶的影响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为典型区域磷的污染控制提供理论基础资料。对鄱阳湖、太湖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湖泊分区磷含量分布特征研究中,鄱阳湖表层沉积物,全湖TP变化范围为0.010%~0.094%,平均值为0.046%,由南部湖区向北逐级递减;太湖TP含量为0.035~0.115%,全湖TP平均值为0.058%,高于鄱阳湖的均值含量,全湖湖滨带TP含量最小值为0.032%,最大值为0.096%,平均为0.056%,与湖体较为接近。历史演变趋势中也都表现出缓慢的增长趋势,但略有波动。东部平原湖泊沉积物TP的含量及各形态组成差别较大,但各形态中均以Ca-P、De-P、Fe-P、Occ-P为主,占TP含量的58%~87%,并且随着TP含量的升高Ca-P、Fe-P含量也明显升高,但Occ-P变化不大或无明显规律,Asd-P和Al-P的含量较小在各湖泊沉积物中含量相对稳定;太湖、东湖、南湖和大通湖沉积物Po以中活性Po为主,含量为58.6~241.9 mg/kg,而鄱阳湖、洞庭湖和军山湖沉积物Po主要为非活性Po,占总Po的47.0~64.9%。沉积物样品在有机磷、无机磷形态及含量上的差异,也同样表现在其生物酶的活差别上,相关研究表明,4种酶与有机磷的转化关系较大。总体来说,东部平原沉积物中磷的含量及形态分布,因污染程度的不同而差别较大。其中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湖泊以活性磷为主,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有效磷的含量均与活性磷的含量相关;并且酶活性研究中也反映出,当酶活性较高时有机磷含量明显降低,如果湖泊内源磷不加以控制持续增加,一旦条件有利,活性磷将进入水体,被藻类利用,所以降低沉积物内源磷负荷对富营养化控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