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级卫生保健作为我国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是个人、家庭和社区与国家卫生系统接触的第一环,而全科医疗服务是有效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中坚力量。但全科医生数量不足,医疗服务质量不高,使医疗服务在量和质上出现供求不对称。全面了解太原市全科医疗服务现状及需求,发现问题,寻求对策,提高全科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是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积极响应,更是便捷百姓就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必行之举。本研究着眼于太原市基层医疗,以优化全科医疗服务为研究主线,调查全科医疗服务现状、居民对全科医疗服务需求,发现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优化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以太原市全科医疗岗位从业人员为样本,调查目前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现状;以太原市常住居民为样本,调查其对全科医疗服务需求;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对太原市全科医疗服务现状及发展进行探讨。结果:1.全科医疗服务内容不完善,医务人员不满工作现状。并非所有全科医疗岗位从业人员了解全科医疗,有62.8%的医务人员了解全科医疗(包括“非常了解”和“了解”),37.2%医务人员处于不了解水平。具有全科医师执业证书人数偏少,只占到42.6%;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均衡,学历结构偏低,大专及以下学历占到58.7%;本科学历医务人员39.9%,硕士及以上1.4%;全科医疗服务内容不完善,91.9%的医疗机构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但是,开展儿童计划免疫服务、危重病人现场救治及转诊服务、家庭契约式服务等服务的机构不到一半;从业人员不满当前工作现状,尤其是对待遇。2.居民对全科医疗认知水平较低,全科医疗宣传方式单一。总体来看,只有18.99%的居民了解全科医疗,且年龄、文化程度和常住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认知水平。两个年龄段18-30岁和51-60岁之间的居民认知程度较高;文化程度越高其认知水平越高;常住城镇居民认知水平高于常住农村居民的认知水平;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全科医疗宣传力度不够、方式单一,主要以电视宣传,和社区宣传栏宣传为主。3.居民对全科医疗服务需求意愿强烈,服务内容需求基本化、多样化。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为主,对定期体检、慢性病防治与监控、建立健康档案等需求程度各不相同;诊疗方式需求传统化,但在一定程度上不排斥上门诊疗服务;相比全科医生职称和学历,居民更倾向于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过硬的医疗技术水平,有86.9%选择出色的医疗技术,78%的居民选择良好的服务态度,只有5.9%的居民选择高学历。并且,居民最期望经过“5+3”模式培养的对自己进行服务(占比57%),其余依次是转岗培训、“3+2”模式、无所谓何种方式,只有1%的居民不接受。4.专业全科医生短缺,缺乏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和管理制度。目前太原市全科医生数量需求远高于其供给,太原市常住人口427.769万人,仅有全科医生489人,根据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太原市全科医生缺额为375-807名;根据对2020年太原市人口预测,结合目前已有全科医生数量,发现到2020年太原市全科医生缺额为390-830名,也就是说这三年当中最少要增补390名全科医生,才能达到我国《意见》当中的最低目标。目前三种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但缺乏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和管理制度。结论:太原市居民及医务人员全科医疗认知水平整体较差,而全科医疗宣传力度不够、方式单一;全科医师缺口大,缺乏完善的培养、考核机制;居民对全科医疗服务需求意愿强烈,服务内容不完善,服务质量和数量无法满足需求;医务人员不满当前工作现状。通过加强宣传;完善服务内容和管理制度;加大培养力度提高培养质量;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全科医疗服务稳步发展。1.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认知。政府牵头,发挥社会舆论在政策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创新丰富宣传方式,如:考虑微信、微博、建立全科医疗公众号等大家常用的软件来进行宣传,各级卫生机构进社区、进村庄,对全科医疗进行宣传、专题讲座。2.加大培养力度、提高培养质量。采取多渠道培养模式,投入培养经费,增加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确定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完善的培养机制。3.完善服务内容,建立管理制度。确定诊疗病种、服务内容、签约服务人数、转诊程序、功能职责,并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晰;建立奖惩制度、安全质量标准、绩效考核标准、病人信息管理制度、任职资格标准、考核标准以及职称评定标准等。4.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主要从待遇福利和继续教育给予相应的补贴,使全科医生再经济上受到尊重,个人价值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