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缺血已经聚焦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烧伤后心肌缺血常见原因是氧供和营养物质的缓慢耗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烧伤后缺血缺氧诱导的细胞坏死和凋亡是烧伤早期心肌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同时,线粒体失能在心肌缺血死亡的病理生理发生中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缺血缺氧导致活性氧簇产生,破坏线粒体复合体完整性,胞内ATP减少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彼此相互作用引起线粒体通透性增强,激活前凋亡蛋白和细胞色素c释放。除此之外,由于细胞能量供应不足,严重且长时间的缺血易导致细胞坏死。这些研究均提示维持线粒体功能的重要性,特别在局限烧伤后心肌凋亡和坏死方面。因此,寻找有前景的药物是治疗烧伤后心肌损害的关键。尼克酰胺即烟酰胺,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3),也是辅酶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前体。在药理学上,尼克酰胺在保持正常细胞功能和代谢方面被认为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发现Wistar大鼠短暂局部脑缺血后,给予尼克酰胺治疗能改善神经病变和减小梗死体积。同时,尼克酰胺也能减少脑创伤后急性脑皮质神经元死亡和水肿,提示尼克酰胺抗缺血缺氧作用。近来的实验研究也发现给小鼠喂养富含尼克酰胺的饮食能促使心肌细胞过表达磺酰脲类受体,从而发挥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但是,目前仍然没有基础研究检测尼克酰胺治疗缺氧后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的直接效应以及其分子机制。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缺氧条件下尼克酰胺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改善能量生成,减少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一、材料与方法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检测常氧条件下尼克酰胺抗心肌细胞死亡效应遵循既有方法,原代乳大鼠心肌细胞从新生SD大鼠(2-3天)的心室分离和培养。给予心肌细胞不同剂量尼克酰胺(2.5,5,10,和20mM)作用16h后,检测常氧条件下细胞死亡剂量依赖效应。细胞死亡以Western blot实验检测RIP和CC3蛋白表达量进行评估。10mM尼克酰胺预处理后检测LDH释放量、ATP, NAD+和NADP+含量,以评估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效应。检测尼克酰胺抗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死亡效应给予心肌细胞不同剂量尼克酰胺(2.5,5,10,和20mM)作用16h后,进行6h缺氧(94%N2,5%CO2,1%O2)处理,检测缺氧条件下其对细胞死亡的剂量依赖效应。以Westernblot实验检测RIP和CC3蛋白表达量评估细胞死亡。10mM尼克酰胺预处理后,再缺氧处理6h,以LDH释放量和TUNEL实验检测细胞死亡。检测尼克酰胺抗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死亡的保护机制所有实验采用10mM尼克酰胺预处理后,再缺氧处理6h,与正常对照组和缺氧组对比。采用激光共聚焦检测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抗氧化酶(SOD和catalase)含量,观察尼克酰胺对缺氧心肌细胞的抗氧化效应。ATP, NAD+和NADP+含量进一步用以检测能量生成;线粒体膜电位用以评估线粒体自稳。二、主要结果与结论1.在常氧条件下,尼克酰胺减少心肌细胞死亡呈剂量依赖关系(细胞死亡评估通过检测RIP和CC3蛋白表达),但作用浓度为10mM的尼克酰胺预处理16h没有改变常氧细胞中LDH释放和ATP含量。另外,尼克酰胺明显增加细胞内NAD+和NADP+水平。这些数据提示尼克酰胺主要通过提供足够的ATP合成前体减少细胞死亡。2.在缺氧条件下,尼克酰胺减少心肌细胞死亡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单纯缺氧组相比,10mM尼克酰胺预处理明显降低缺氧诱导的LDH释放和TUNEL阳性细胞数。这些结果证明尼克酰胺预处理减少缺氧诱导的细胞死亡。3.尼克酰胺预处理显著减少细胞内ROS含量、增加抗氧化酶SOD和catalase的蛋白表达,提示尼克酰胺预处理通过增加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有效地较少缺氧诱导的线粒体氧化应激。4.尼克酰胺预处理增加NAD+、ATP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到接近正常对照水平,而在缺氧组明显降低。总之,缺氧条件下尼克酰胺预处理通过促进能量合成有效地阻止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