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和原癌基因c-fos在慢性偏头痛(CM)患者和皮层扩散抑制(CSD)偏头痛大鼠模型中表达水平的测定,比较针刺与药物在偏头痛中的治疗效果,并分析CGRP、β-EP、5-HT和c-fos在偏头痛内源性镇痛系统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⑴ 偏头痛患者:筛选CM患者90名,随机平均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剔除随访脱落和中途终止的患者,最后纳入疗效评估的有针刺治疗组41例、药物治疗组43例;筛选同期10名体检正常的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处理方法:① 针刺组:选取患者足少阳胆经以及手少阳三焦经,每周针刺≥3次,治疗持续12周后判定疗效;② 药物组:给予入组患者盐酸氟桂利嗪每周一至周五晚5 mg口服,治疗持续12周后判定疗效;③ 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各组治疗12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入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中受试者空腹血CGRP、β-EP和5-HT含量,并分析其在各组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 ⑵ CSD大鼠:将50只SD大鼠适应环境一周后平均分为5组。处理方法:① 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② 模型对照组:仅使用氯化钾刺激大鼠皮层建立CSD偏头痛模型,并予行为学实验验证模型建立成功与否;③ 针刺治疗组:如②建立模型后,针刺大鼠太冲穴、阳陵泉穴,每次20 min,每周针刺≥3次,持续12周;④ 针刺预防组:建模前针刺大鼠太冲、阳陵泉穴,每次20 min,连续10 d后,如②建立模型;⑤ 针刺防治组:按④→③进行。各组大鼠处理完毕后,采用ELISA法检测针刺后各大鼠血浆CGRP、β-EP、5-HT含量变化,并利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针刺后各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区CGRP、β-EP、5-HT、c-fos含量的变化。 结果: ⑴ 在偏头痛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针刺组和药物组患者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血浆CGRP含量增高(P<0.05)、β-EP和5-HT含量降低(P<0.05); ⑵ 在偏头痛患者中,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针刺组较药物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血浆CGRP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针刺组较药物组更低(P<0.05);β-EP和5-HT含量较治疗前均增高,且针刺组较药物组更高(P<0.05); ⑶ 针刺组治疗的安全性、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治疗(P<0.05); ⑷ 利用氯化钾溶液刺激大鼠枕叶皮层可成功建立CSD偏头痛大鼠模型; ⑸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行为学改变,血浆CGRP含量升高、β-EP和5-HT含量降低(均P<0.05),PAG区CGRP和c-fos阳性细胞数升高、β-EP和5-HT阳性细胞数降低(均P<0.01); ⑹ 大鼠建模成功后均存在着行为学改变,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相比,针刺预防组、针刺治疗组、针刺防治组大鼠行为学改变持续时间缩短,血浆CGRP含量降低、β-EP和5-HT含量升高(均P<0.01),脑干PAG区CGRP和c-fos阳性细胞数降低、β-EP和5-HT阳性细胞数升高(均P<0.05); ⑺ 同针刺预防组和针刺治疗组相比较,针刺防治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持续时间更短,血浆CGRP含量更低、β-EP和5-HT含量更高(均P<0.05),脑干PAG区CGRP和c-fos阳性细胞数更低、β-EP和5-HT阳性细胞数更高(均P<0.05)。 结论: ⑴ 针刺可通过影响内源性镇痛系统相关神经递质含量,从而减轻CM患者和CSD偏头痛大鼠的疼痛症状。 ⑵ 针刺治疗CM患者和CSD偏头痛大鼠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且副作用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