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是家蚕的主要病原微生物。BmNPV为双链DNA病毒,其基因组于1999年已完成测序,共有143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近几年对BmNPV基因的研究较多,但仍有一些基因功能未知。对这些未知功能的基因的研究,不仅能够加深了解杆状病毒侵染宿主的机制,也为进一步改造杆状病毒应用于生物杀虫剂和表达系统的研究奠定基础。 本论文以Bm111基因为研究对象,从生物信息学、基因的转录、原核表达、真核表达以及基因缺失等方面初步研究m111基因的基本特性,获得主要结果如下: 1.Bm111基因位于BmNPV基因组105577nt~105789nt之间,编码70个氨基酸,预计分子量为7.9 kD,等电点为5.34。在Bm111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上游24bp处,发现TATA序列,预测Bm111为早期基因。对Bm111编码的蛋白序列分析,发现Bm111蛋白没有信号肽特征,也没有跨膜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发现,在其它鳞翅目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中不存在Bm111的同源基因,表明Bm111基因在BmNPV的基因组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2.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实现了Bm111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内的融合表达。带有His标签的Bm111融合蛋白大小约为13.8KDa。经SDS-PAGE和Westernblot,进一步验证Bm111在大肠杆菌内表达。通过RT-PCR分析发现,在BmNPV感染宿主细胞3h后,就可以检测到Bm111基因的转录本,实验证实Bm111为早期基因。 3.根据Red重组系统,在Red重组酶的作用下,将Cm抗性基因与Bm111基因进行同源重组,并通过转座的方式获得带有gfp和polh基因的三种重组病毒:Bm111野生型、Bm111缺失型以及Bm111补回型病毒。分别利用这三种重组病毒转染BmN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Bm111基因缺失后能够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BV),且与野生型及补回型病毒相比,其病毒滴度也没有显著的变化。幼虫生物学实验显示,Bm111基因缺失后不影响病毒的LD50,却使LT50延长了11h。因此,Bm111的缺失不影响BmNPV基因组的复制,但能够降低病毒对宿主幼虫的毒力,推迟幼虫的致死时间。提示缺失型病毒可能具有提高外源蛋白表达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