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itus,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并发症的患者中氨基酸、脂质代谢的变化,并研究氨基酸、脂质与DN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以致于为DN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取横断面的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国际上通用的WHO(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提出的诊断和分型标准),年龄为20岁到88岁。记录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全面检测收集患者空腹8小时晨采静脉血的肌酐、尿酸、血胱抑素C(Cys-C,cystatin 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通过色谱-质谱(MS)、核磁共振(NMR)光谱的代谢组学方法检测的血清代谢物:氨基酸、酰基肉碱、脂质。同时,收集入组患者正常生活状态下(避免剧烈运动)随机尿白蛋白及尿肌酐,计算尿ACR=即时尿白蛋白/尿肌酐(mg/mg),按照ADA(美国糖尿病协会)(2012)标准来诊断微量白蛋白尿为ACR:30-299mg/mg;诊断大量白蛋白尿为ACR≥300mg/mg。该研究总共入组641例,其中评估氨基酸、酰基肉碱的病例466例,评估脂质的病例175例。根据患者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的时间分为三组(A组:时间<5年;B组:5年≤时间<10年;C组:时间≥10年),分析三组之间氨基酸、脂质、酰基肉碱等代谢物在糖尿病病情进展中的变化和诊断意义。进一步把C组患者根据计算得出的ACR值,将患者分为三组:C1:糖尿病无肾病或DN<Ⅲ期组;C2:早期DN组;C3:临床DN或尿毒症组。分析三组之间氨基酸、脂质、酰基肉碱等代谢物在DN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和诊断意义。结果:2型糖尿病诊断10年以上组中,随着糖尿病肾功能的下降,Cys-C以及尿酸升高,C3组比C1、C2两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精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丁酰基肉碱/丙酰基肉碱升高,且C3组比C1、C2两组都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酪氨酸、酪氨酸/瓜氨酸降低,且C3组比C1、C2两组都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氨酸、丁二酰基肉碱在C1、C2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都是C2组这两者的值比C1组的值低。油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烯酸、总单不饱和脂肪酸这4种脂质在C3组中的值大于C1、C2两组的值,且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随着2型糖尿病肾功能下降,Cys-C、尿酸升高,精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丁酰基肉碱/丙酰基肉碱升高,酪氨酸、酪氨酸/瓜氨酸降低,以上7种指标或比值可能预测DN病情进展情况。甘氨酸、丁二酰基肉碱在糖尿病无肾病或DN<Ⅲ期组和早期DN组之间存在差异,可能成为预测DN的早期标志物。2、油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烯酸、总单不饱和脂肪酸这4种脂质代谢物随着糖尿病肾功能下降时均升高,可能作为DN的病情进展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