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受试者膝关节屈伸肌力训练前后连续纵跳运动学、动力学相关参数的测试,揭示膝关节肌力改变对连续纵跳能力的影响,为运动训练实践与运动损伤预防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方法:采用膝关节屈肌和伸肌训练仪器对24名非体育专业学生受试者膝关节屈、伸肌力量进行为期12周的不同方式力量训练。并对受试者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膝关节屈伸肌力量和连续纵跳运动学、动力学参数进行测试。力量测试采用Con-trex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动力学参数采用三维测力系统、运动学参数采用Mega高速摄像和SIMI-motion录象解析系统。所测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训练前后各指标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研究结果:(1)6周伸肌力量训练后受试者伸肌力量明显增强,屈肌力量无明显变化;受试者完成相同强度连续纵跳所用时间变短,重心再跳起高度变大,跳跃能力增强;受试者蹬伸和缓冲能力增强;受试者连续纵跳水平分力变大,水平分力的比率变大。(2)6周屈肌力量训练后受试者膝关节伸屈肌力量都明显增加;受试者完成相同强度连续纵跳所用时间变短,重心再跳起高度变大,跳跃能力增强;受试者缓冲和蹬伸能力增强;受试者连续纵跳水平分力变小,水平分力的比率变小。(3)训练前受试者伸肌力量的大小对伸肌训练和屈肌训练后纵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趋势没有影响,而训练前是否参与屈肌训练仅对伸肌训练后纵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趋势没有影响。(4)屈伸肌肌力都达到“一定水平”的受试者继续进行屈肌力量训练后:完成相同强度连续纵跳所用时间变长,重心再跳起高度变小;缓冲能力增强,蹬伸能力减弱;水平分力和水平分力的比率无显著变化。(5)受试者进行12周不同方式训练(伸肌训练、屈肌训练、伸屈肌交替各6周训练)后,受试者伸肌力量都明显增长,完成相同强度连续纵跳所用时间变短,重心再跳起高度变大,跳跃能力增强;缓冲能力增强,着地到膝关节最大屈曲过程中出现的“二次蹬伸”现象消失。(6)屈伸比增加可以明显减少水平分力提高地面反作用力在纵跳方面的利用率。当屈伸比达到“一定水平”后,继续进行屈肌训练对屈伸比的影响不明显,但对连续纵跳相关指标影响明显:力的最大峰值前后0.005s垂直冲量增大;蹬伸期平均力值均减小完成10次连续纵跳所需时间变长;人体纵跳着地瞬间的重心速度变小,着地时刻的角度无明显变化,缓冲结束时的力值变大,缓冲期平均力值变大,缓冲时间变长;蹬伸期平均力值均减小,蹬伸期时间变小。研究结论:1.膝关节屈肌群力量训练,提高屈肌群力量的同时,伸肌群力量也增加,屈伸肌力比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屈伸肌力比的增加,可以增加连续纵跳蹬伸时地面反作用力的利用率;屈伸比超过“一定水平”会降低连续纵跳时缓冲和蹬伸的能力,但对地面反作用力的利用率无影响。2.膝关节伸肌群力量训练,提高伸肌群力量的同时,屈肌群力量缓慢增加,屈伸肌力比降低,对连续纵跳蹬伸时地面反作用力的利用率有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