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评论界对威廉·戈尔丁(1911-1993)的前、后期作品中的差异有所关注、并做出种种解读,却遗漏了一个重要方面,即出现在作家后期创作中的喜剧转向。自《金字塔》始,经由《黑暗昭昭》和《纸人》,到海洋三部曲,戈尔丁在后期创作中始终采用了喜剧模式,其形式多样,主题迥异。本文即尝试研究戈尔丁后期小说的喜剧模式,对每一部小说中的喜剧形式结合其主题加以定义和分析,以期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家的思想和艺术。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分别为导论、结语、以及分论戈尔丁后期重要作品的四个章节。论文探讨了《金字塔》中的社会喜剧模式,《黑暗昭昭》中的模仿讽刺剧模式,《纸人》中的闹剧模式,和海洋三部曲中的悲喜剧模式。具体内容如下:导论部分首先对戈尔丁的后期小说进行定义,概述相关论点。导论认为戈尔丁创作中始于《金字塔》的喜剧转向可作为划分作家创作阶段的论据之一。导论中还包括关于戈尔丁后期小说喜剧模式的概论及相关研究综述。第一章探讨了《金字塔》的社会喜剧模式。本章首先对社会喜剧进行描述,并梳理了关于这部作品喜剧形式的研究和观点。本章认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小说重要主题;在艺术形式方面小说呈现出轻快乃至阴暗等不同色彩的喜剧模式,在主题方面小说讽刺的矛头指向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英国等级社会。本章分两个小节论述喜剧的揭露母题和喜剧人物。揭露母题贯穿小说的三个短章,制造喜剧效果,揭示等级社会令人不安的实情。喜剧人物构成小说中的社会各阶层,既有讽刺漫画式人物速写,也有精雕细琢的圆形人物,人物形象随着小说中的不可靠叙事者逐渐跨域喜剧距离进而真正理解人物而变得更加丰满。第二章论述《黑暗昭昭》的模仿讽刺剧模式,认为小说可解读为对圣经的滑稽模仿,是认识小说主题的重要出发点。本章首先对模仿讽刺剧加以定义,简要讨论小说中的模仿讽刺剧模式,并对相关评论进行综述。由于《黑暗昭昭》的模仿讽刺剧形式构成了与圣经的互文和互动关系,宗教成为小说的中心内容,因此本章继而辨析戈尔丁的宗教观点。和其他作品相比,作家在《黑暗昭昭》中最为明晰地表达了他的宗教倾向。然而,小说融严肃的宗教内容和喜剧表达手法于一体,增加了解读的难度。本章试图梳理出作品中圣经戏仿的内容并确定其目的,认为小说的模仿讽刺剧模式旨在讽喻当代英国社会的过度性自由、信仰失落、科学理性观盛行等问题,同时也是作家语言批评的主要手段。第三章认为戈尔丁在《纸人》中继续运用喜剧模式。本章首先概述了评论界的相关研究,指出小说的闹剧模式以及闹剧的攻击性本质。闹剧模式构成小说整体结构,包含由多个意义层次的追逐-逃逸线索构成的情节内在结构,以及作家的丑角式的人物形象。纸成为这出闹剧的重要道具,以讽刺文学界的浅薄、浮躁,和文化产业的种种疾患。同时,本章解析了追逐-逃逸双重主题的多个意义层次,涉及字面意义上的追逐与逃逸,及其伦理、宗教、文学批评和艺术层面的象征意义。本章继而结合作者之死的主题和戈尔丁对作家和评论家之间的力量转换的理解探讨了小说中丑角式的艺术家形象。第四章分析了《世界的尽头》三部曲的悲喜剧模式。本章认为小说完成了悲、喜剧形式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向喜剧发展的脉络。本章首先对相关评论加以梳理,对三部曲中的悲喜剧模式进行描述。三部曲中的首部小说《越界仪式》采用双重视角,通过在两个人物间的转换视角,跨越喜剧距离,直指悲剧核心,形成风俗喜剧和悲剧之间的转换。节庆喜剧是两部续作《近距离》和《甲板下的火焰》的主导喜剧模式,表现了集体和个人的疯狂情绪。本章不仅通过细读对三部曲进行逐本研究,也将其作为整体进行解读,认为三部曲总体而言是一部成长悲喜剧,体现出超越悲剧,走向喜剧的整体趋势。结语部分重申本文论点,对戈尔丁前期和后期小说创作进行总体的比较,并尝试从所讨论的相关作品中析出戈尔丁喜剧形式的共性。本文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戈尔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