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天然产物中发现和分离具有防病治病效果的活性成分是新药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确定活性成分在某种疾病中的具体作用靶点以及机制是新药开发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一环。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18β-GA)是主要从甘草中分离得到的一种五环三萜活性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肝保护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等丰富的药理作用。据近年来文献报道,18β-GA在抗肺炎方面展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天然产物中发现和分离具有防病治病效果的活性成分是新药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确定活性成分在某种疾病中的具体作用靶点以及机制是新药开发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一环。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18β-GA)是主要从甘草中分离得到的一种五环三萜活性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肝保护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等丰富的药理作用。据近年来文献报道,18β-GA在抗肺炎方面展示出较大的开发空间与潜力。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引发的肺炎疫情也对抗肺炎新药的研发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然而,针对18β-GA抗肺炎的研究尚不够充分,其具体抗肺炎作用靶点与机制亦不明确,这对18β-GA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是不利的,因此,明确18β-GA的抗肺炎作用靶点与机制是当务之急。作为靶点识别的重要手段,活性探针(Activity-based probe,ABP)技术在发掘药物作用靶点以及确定活性化合物与靶点之间作用机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在充分分析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基础上,将光亲和标记(Photoaffinity labeling,PAL)技术引入到ABP的设计中,最终设计、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18β-GA-PAL-ABP(compound 9、compound 12、compound 15和compound 18),并对其进行细胞预实验以初步评估其生物活性。本研究为后续优选18β-GA-PAL-ABP提供了实验基础,本研究所开发的18β-GA-PAL-ABP为后续靶标蛋白(Target protein)的垂钓与机制的探索等实验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工具。目的:基于对GA类化合物化学结构特点与药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设计、合成并表征以18β-GA为活性基团(Reactive group),基于ABP技术和PAL技术的18β-GA-PAL-ABP。方法:经取代、水解、酰化、脱叔丁氧基羰基保护基(Tert-butyloxycarbonyl,Boc)和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等反应,在18β-GA的C-30位羧基引入二苯甲酮(Benzophenone,Bp)结构作为光亲和标记基团(PAL group),引入乙二醇或三缩四乙二醇结构作为连接基团(Linker unit),引入D-生物素(D-biotin)或丹磺酰氯(Dansyl chloride,DNS-Cl)作为报告基团(Reporter group)。并利用~1H-NMR、13C-NMR、ESI-MS或HRMS对化合物结构进行确证。结果:设计、合成并表征了两类共计4种18β-GA-PAL-ABP,均以18β-GA为活性基团,Bp结构为光亲和标记基团,其中,第一种compound 9是以乙二醇为连接基团,以DNS-Cl为报告基团的荧光化ABP;第二种compound 12是以三缩四乙二醇为连接基团,以DNS-Cl为报告基团的荧光化ABP;第三种compound 15是以乙二醇为连接基团,以D-biotin为报告基团的生物素化ABP;第四种compound 18是以三缩四乙二醇为连接基团,以D-biotin为报告基团的生物素化ABP。结论:本实验以18β-GA为PAL-ABP的头部活性基团,遵循PAL-ABP的设计原则,得到了一系列中间产物和目标18β-GA-PAL-ABP。实验中新合成的中间产物和目标18β-GA-PAL-ABP均经过~1H-NMR和13C-NMR确证,另外,新合成的中间产物均经ESI-MS确证,而目标18β-GA-PAL-ABP均经HRMS确证。化合物的表征数据显示,化合物结构正确,得到的18β-GA-PAL-ABP符合预期设计。
其他文献
目的:外力导致的椎体骨折,椎体前方脱位,压迫脊柱实质,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称为创伤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多数受SCI影响的患者都是年轻的,而且是构成社会劳动力的主要部分,长期残疾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因此,确定SCI后的修复干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SCI后的神经功能障碍是由于轴突和神经细胞损伤导致的脊髓连接中断,而后期恢复失败的主要
目的:探讨激光瞳孔成形术(laser pupilloplasty,LPP)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LPIP)与传统降眼压药物治疗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APA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于邯郸市眼科医院(邯郸市第三医院)青光眼科就诊的62例(68只眼)确诊为AP
中成药多为复方制剂,化学成分复杂,原料药材经粉碎加工后鉴定难度增加,现有的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在中成药原料错误投料及真菌杂质等外源污染物的监管方面仍具有一定挑战性。中成药五虎散5种原料药材中,同时包含3个伞形科物种,基于传统方法的鉴定难度增加,同时还包含有毒物种天南星。五虎散投料的准确性问题关系着其临床使用的疗效与安全,积极开展中成药五虎散生物组分鉴定的相关研究刻不容缓。目的:本研究以原粉入药的中成药
肿瘤引起的骨骼疾病常发生于实体肿瘤、血液肿瘤和原发性骨肿瘤。由于骨组织微环境的特殊性,肿瘤易在骨骼内发生发展。在生理状况下,骨形成细胞与骨吸收细胞之间的稳态维持着骨再生循环,即成骨-溶骨平衡。当肿瘤细胞处在骨组织微环境中,扰乱骨再生循环的平衡,产生成骨性或溶骨性破坏。了解复杂、异质的成骨-溶骨平衡与肿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了解骨肿瘤病程发生发展、尽早实施干预措施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因此,
蚁参蠲痹胶囊是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治疗风湿骨病的主打品种,处方由蚂蚁、丹参、人参等15味中药组成,具有祛风除湿、补肾健脾、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寒湿瘀阻证),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蚁参蠲痹胶囊药味较多,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在其现行国家药品标准中,仅规定了蚂蚁、人参、关黄柏、桂枝的鉴别,以及臣药丹参中的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基于现行质量标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躯体感觉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慢性疼痛,临床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超敏和痛觉过敏。由于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NP的治疗仍是世界医学难题。神经炎症在NP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是神经炎症中的关键细胞因子。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3,NLR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一种发生在胚胎时期的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紫绀型心脏疾患,主要治疗方法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所有手术患者均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然而,术后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延迟拔管或拔管失败需要再次气管插管,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并发症增多,重症监护室滞留及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了治疗费用,加重了家庭和社会负担。目的:目前,TOF根治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高致死、高致残的特点,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给社会带来巨大负担。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患者的80%-85%,研发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和剂型有着重大意义。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中分离的黄酮类有效成分,是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药,灯盏乙素(又名野黄芩苷)是灯盏花素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然而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和注射给药依从性差等问题使其应用存在局限性。野黄芩苷镁是课题组前期研制的野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类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诊断特征以记忆、判断力和抽象思维等一般智力渐进性减退为主,病理特征有老年斑(SP)、神经纤维缠结(NFT)及神经元的丢失等。研究发现,伴随着AD的发生与发展,神经发生降低不能补偿神经细胞的丢失,进而引起学习记忆障碍和神经功能的降低。CREB磷酸化对神经发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促进神经发生能够补偿AD患者丢失的神经元,改善神经突触可塑性和学习
随着管理学科的发展,产品质量管理理念不断变化、提升。药品产品质量管理理念经历了从质量源于检验(Quality by Test,Qb T)提升至质量源于生产过程(Quality by Process,Qb P)再到质量源于设计理念(Quality by Design,QbD)。目前制药行业普遍认为QbD理念是实现产品质量控制均一稳定的保证。基于QbD理念在化学制药工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