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公立医院处于主体地位。除去医疗工作外,采购业务是医院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其良好的运行对于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言而喻。然而采购业务涉及种类繁多,覆盖各个科室,在具体业务中会面临各类风险。因此,对采购业务的风险管理势在必行。与此同时,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不断完善。例如,医改方面,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7月发布《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内部控制方面,财政部在2017年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采购方面,2017年财政部出台《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管理办法》以及带量采购、“4+7”试点型采购方案等。这些政策文件为医院的采购业务风险管理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指引。但是,目前对于医院采购业务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研究仍显不足,且现有探讨主要从医学视角切入,较少专注于内控展开有针对性地分析。因此,本文以内部控制框架中风险管理为理论依据,结合上海LY医院在业务层面采购的相关实践工作,深入分析公立医院采购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论文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医院采购风险管理优化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对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第三部分为公立医院采购业务及其风险管理分析,主要对采购方式、流程及风险管理进行阐述,同时列举了采购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和基本情况;第四部分总结上海地区公立医院采购情况及案例医院采购风险管理现状;第五部分按照风险管理流程和调查结果,计算采购业务各风险指标,针对风险因素提出应对策略;最后提出结论及展望。论述过程中,本文立足于上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以及试点医疗采购工作,深入分析了LY医院采购风险管理的现状及特点。然后,依据调查研究结果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将LY医院的采购业务设立为一级指标,相应设计6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以构建新的采购风险管理体系。新的采购风险管理体系分别从政治、经济、管理、采购流程、技术和区域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研究。通过对涉及采购的方式、流程及管理进行阐述,从而对医院采购流程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予以深入分析,以对医院采购工作的有效完成提供基本的内部控制支撑。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改善目前学术界对医院采购业务和风险管理两大主题单独研究较多,而结合研究较少的现状、丰富我国有关公立医院采购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有助于完善本案例医院现有在采购业务方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改善其内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合理保证医院整体业务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