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域广袤,拥有丰富的自然地载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数量多,覆盖范围广。在当今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城市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与城市发展不能很好接轨。我国部分少数民族村寨的原始风貌因此得以良好保存;但是,作为一类特殊而广大的地区,其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都十分脆弱。贵州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格凸河景区)地处偏远西部,聚居着少量的苗族居民。这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但是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格凸河景区民族旅游热变成一种新的机遇。但是,当代传统的民俗文化村寨保护与开发易造成千村一面、过度商业化、原真性缺失的状况。文化生态学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它是从生态环境、人类文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解释特色村落的文化形貌和模式起源,并认为特色聚落空间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环境、文化、人各个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塑造。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外在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原有的村落文化生态系统不断受到外来的冲击,要想保持原有系统的生态平衡,就必须采取必要规划策略进行维护。文化生态学理论又为我们如何保护与开发特色村落文化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使我们能够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聚落空间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保护和开发建设。在特色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更新的研究中,较少有通过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层面系统深入地进行研究。笔者结合格凸河景区苗寨聚落的保护与开发,试图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对苗寨文化生态结构进行建构,更准确地把握其特质,明确重点保护的内容和对象,并结合目前一些保护开发经验,提出格凸河苗寨的保护开发策略。进而提高其社会认知度、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主体部分包括五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前两章内容,为论文的基础理论研究;第一章主要就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范围、内容及方法、论文框架进行了简要的叙述;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界的文化生态学理论;同时介绍了特色村寨保护与规划理论的研究和进展。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论文的第三章,分析了当今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文化生态学引入后的价值与意义。第三部分,论文的第四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格凸河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空间,全面解读了格凸河苗寨文化构成。第四部分,包括文章的第五章和第六章,在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格凸河苗寨文化保护开发的基本观点、目标和原则,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概念与分析方法,提出格凸河苗寨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第五部分,论文的第七章;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论文的创新点和有待深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