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眼底形态学的随访研究
目的:通过对PCV的眼底形态学随访观察,探讨影响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寻找评价视力预后的眼底形态学指征。
方法:对经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等确诊为PCV患者的27例(33只眼)进行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时间为8.9个月,分析随访前后视力及相关眼底形态学指标变化。
结果:27例(33只眼)PCV患者,39.4%患眼视力在0.3以上,60.6%视力在0.3以下。随访过程中24.2%患眼视力提高,60.6%视力稳定,15.2%视力下降。54.5%的患眼眼底表现为渗出型,45.5%为出血型,36.4%存在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PED)。息肉状病灶累及黄斑中心凹者为54.5%;未累及黄斑中心凹者为45.5%。在病程进展中,39.3%患眼的息肉状病灶部分消退;27.3%稳定不变;18.2%扩大和新生;15.2%消退和新生并存。随访前后FFA及ICGA显示的平均病灶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视力与随访前视力、PED的存在、息肉状病灶累及黄斑中心凹相关(p=0.001,0.005,0.000);随访后视力的提高与PED的存在、息肉状病灶累及黄斑中心凹、息肉灶的消退相关(p=0.008,0.025,0.015)。随防后视力及视力的提高与年龄、眼底病变的类型、病灶面积均无相关性(p>0.05);随访前后病灶面积与视力、年龄无相关性(p>0.05),而年龄与视力呈现显著的负相关(p=0.015,0.0l1)。
结论:年龄、眼底病变的类型、病灶面积对PCV患者视力的预后无明显影响,而随访前视力较好、PED的存在、息肉状病灶未累及黄斑中心凹的患者随访后视力较好;PED的存在、息肉状病灶未累及黄斑中心凹、息肉状病灶消退的患者,随访后视力提高的比例较大。
第二部分:视野与多焦视网膜电图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采用视野检查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对PCV的视功能进行随访观察,并结合眼底形态学指标,探讨视功能与眼底形态学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对经眼底彩色照相、FFA及ICGA检查确诊为PCV的患者13例13只眼定期随访3个月(m)、6个月(m)、12个月(m),应用Octopus101型全自动静态视野仪,采用32阈值测试程序检测中心30°视野的光敏感度;采用M2黄斑阈值测试程序检测黄斑区内10°的光敏感度,两种程序均选用动态策略。分析各时间点的视野指数包括视野平均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及丢失方差(loss variance,LV)的变化。应用VERIS Science 4.9视诱发反应成像系统(Visual Evoked Response Imaging System,VERIS)对患者进行mfERG检查,记录103个六边形的一阶反应波形和数值,将视网膜的刺激区从中心0°起按不同的离心度分成6个环形区,分析各时间点1~6环及整个视网膜区域的N1波、P1波潜伏期及平均反应密度的变化。运用ICGA观察病灶面积的变化。分析视野指数与病灶面积的相关性及mfERG的平均反应密度与视力、病灶面积的相关性。
结果:13例(13只眼)于初诊、随访3m、6m及12m,不同时间点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中心30°及中心10°的MS、MD和L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N1波、P1波潜伏期及平均反应密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初诊、随访3m、6m及12m,1~3环的P1波平均反应密度均与视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不同时间点病灶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随访3m、12m,病灶面积与1~3环的P1波平均反应密度均存在负相关(p<0.05);于初诊、随访3m、6m及12m,病灶面积与整个视网膜区域的Pl波平均反应密度均存在负相关(p<0.05),与中心30°及中心10°的MS、MD分别均存在负相关和正相关(p<0.05),仅与中心30°的LV存在正相关(p<0.05)。
结论:中心30°及中心10°视野指数能够较敏感地反应PCV患眼眼底病灶面积的大小;mfERG-阶反应的1~3环的P1波平均反应密度能较敏感地反应出视力的变化,整个视网膜区域的P1波平均反应密度能较准确反应眼底病灶面积的大小,可用于客观评定PCV患眼的视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