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叶猴是中国的国家I级保护动物,分布于广西、贵州和重庆的部分地区,曾是广西广泛分布(4000~5000只)的灵长类物种,数量仅次子猕猴。自1996年以来,黑叶猴在IUCN红色名录中的等级由濒危(Endangered)降为易危(Vulnerable)。一个物种的濒危等级下降,说明这个物种生存状况有所改善,表现为生境得到恢复、分布区扩大和数量增加。但事实上,黑叶猴在广西的数量急剧减少,2003年约为232~337只。对于贵州和重庆黑叶猴的数量、分布以及生境情况一直以来都十分模糊,至今还没有学者对其做过全面的研究。为此,我们于2007年1~6月采用访问和实地考察的方法对贵州和重庆黑叶猴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在黑叶猴集中分布的地区——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了变形截线抽样法对保护区内黑叶猴进行调查;并子2007年8~12月对贵州大沙河保护区黑叶猴进行初步的生态学研究,目的在于了解黑叶猴在中国的生存现状,以探讨黑叶猴在IUCN红色名录中现行濒危等级的合理性;也为黑叶猴的保护管理的改进提供基础数据。
电话采访显示:黑叶猴在贵州仅分布于水城、册亨、绥阳、正安、桐梓、道真、务川和沿河共8个县,历史分布区中的兴义、安龙和贞丰已没有黑叶猴分布;在重庆仅分布于南川、彭水和武隆三个县,秀山和酉阳已没有黑叶猴分布。根据实地调查,在贵州分布于道真等8个县,共有黑叶猴125~157群,约1098-1437只个体,其中:水城县11群83只、册亨县2群9~15只、绥阳县20~25群139~187只、正安7群50~58只、桐梓8~9群82~87只、道真16~18群120~146只、务川和沿河县61~85群615~861只;在重庆分布于南川等三个县,共有黑叶猴11~16群118~143只个体,其中:南川县7~11群77~90只、武隆和彭水县4~5群41~53只。与历史记录相比,黑叶猴在贵州的分布区已由原来的11个县市减少到现在的8个县市,减少了27.3%,种群数量增加到125~157群1098~1437只,群数增幅约29%,个体数增幅约24%;在重庆的分布区已由原来的5个县市减少到现在的3个县市,减幅达40%,现有黑叶猴分布的3个县市的数量没有发生改变。结合广西的调查数据,黑叶猴在世界范围内,如今仅分布于中国的20个县,种群数量为169~211群1448~1917只。黑叶猴由80年代的5000~6000只减少到了现在不足2000只。可见,在这二十多年中,黑叶猴种群数量是急剧减少。除此之外,小种群现象也严重。这说明黑叶猴在IUCN红色名录中现行的濒危等级是不合理的,应该重新确定黑叶猴在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
我们采用瞬时扫描采取法对道真县6群黑叶猴进行了生态学研究,采集了718个样本2205个有效行为记录。在2205个行为数据中,主要集中于黑叶猴仙女洞群和黄岩群。根据这两群所采集数据,黑叶猴在基底利用上,岩石占10.9%,植被占89.1%;对山顶、中上部、中部、下部利用率分别为1.3%、12.5%、32.2%、54.0%。
运用全事件采样法对黑叶猴的运动行为进行数据采集,共获得109个样本,219个记录。黑叶猴的主要运动方式是奔跳(占59.4%)、四足行走(18.6%)、攀爬(9.6%)和臂摆荡(9.3%),自由落体出现的频率很小,仅占总体的3.0%。共观察到19种运动类型,黑叶猴的运动行为中,单型组占65.6%,二型组占31.4%,两者占总体的绝大部分,达到97.0%,多型组仅占3.0%。
由于政府部门和保护区管理人员对黑叶猴的保护管理的忽视,保护区结构和人员配置存在问题,道真县黑叶猴栖息地内的偷猎和生境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黑叶猴在道真县保护区所受的生存压力比较大。为了更好地保护黑叶猴,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设立关卡,加强保护;(2)加强保护区管理人员的培训;(3)加大对偷猎黑叶猴的惩罚力度;(4)及时掌握黑叶猴的动态;(5)扩大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