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shan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灾风险一般是指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洪水、台风等。巨灾风险是特殊风险,一旦发生极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会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带来巨额损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大,财富集中度上升,巨灾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也不断上升。  巨灾风险的破坏力强劲,造成的后果惨烈,灾后救助和恢复灾区的正常生活与生产活动,绝非易事。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且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仍采取灾后融资模式应对巨灾风险,巨灾损失主要依靠政府补偿。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进一步凸显了我国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缺失,灾后重建问题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巨灾风险管理制度远远滞后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纵观国际上成熟的巨灾风险分散模式的实践经验,巨灾保险作为一种资金储备和经济补偿的手段,其作用和效率不容忽视。推进巨灾保险的发展是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抗灾救灾能力、实现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均建立了以巨灾保险体系为核心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如美国、挪威、英国、日本、新西兰、土耳其和我国台湾地区等。  通过借鉴国际先进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各方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是我国应对巨灾风险的有效途径。其中,构建和完善我国巨灾保险体系是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核心,同时还应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在更大的层面为应对巨灾风险提供资金支持。  因此,在我国建立政府、保险市场、资本市场有机融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是当前需要尽快完成的迫切任务。
其他文献
一国内部区域的开放属于国际开放的一种延伸和发展,衡量国际开放的指标和评价方法随着诸多学者研究的深入而不断的完善。衡量一国内部区域开放的评测方法则由于地域市场和贸易
石油是关系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原油供需特点和世界石油供需分布不均衡决定了石油的金融属性。石油市场与金融市场紧密结合,国际原油市场日益金融化。当前,我国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知识与技术越来越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学术界和企业界普遍认为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活动可以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竞争优
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一直是其经营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构造银行资产收益率的回归模型,利用2001年到2008年中国银行业的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银行盈利能力与银行业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经历了快速增长,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关键领域。我国的现代服务业起
主要从原料的搭配选用、纺织工艺设计、空气调节、操作水平以及纺纱全过程的质量跟踪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中一些因素进行分析和试验,从中提出了减少毛羽的措施和解决方法
本文通过对契约型投资基金和公司型投资基金的对比分析,分析了我国契约型基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治理缺陷等问题,在对美国公司型基金治理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司型基金
在这一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国际集团公司(AIG)成为最严重的受害者之一。本文认为AIG危机发生的根源是:处于系统性金融危机环境下,任何金融机构都难以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