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韩信形象接受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ngw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信是司马迁《史记》中极具感染力和反思性的人物形象。他忍辱负重、志与众殊、登坛拜将、心念旧恩,可是一代军事奇才却落得个兔死狗烹的惨痛结局。后人览韩信事迹感慨颇多,然而纵观韩信研究,大多集中在史料中的韩信形象研究、戏剧中的韩信戏曲研究、军事中的韩信军事思想研究、宗教中的韩信崇拜研究。而关于韩信的接受研究寥寥无儿。本文试图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唐人对韩信形象接受的内容角度和演变线索,并简单涉及唐前、唐后诗人对韩信形象的接受演变。全文分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语四部分。第一章主要包括绪论和唐前诗人对韩信形象的接受。绪论简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现状以及选题意义,唐前韩信形象接受研究主要集中在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大致可集中在“饿隶王孙,贵在识人”“灭楚会垓,军事奇才”“功疑不赏,鸟尽弓藏”三部分。第二章主要概括了唐诗中的韩信形象接受角度,分别集中在“韩信之辱”“韩信之恩”“韩信之退”“韩信之悲”四个方面:韩信之“辱”主要从韩信“难堪跨下辱”和“羞与凡器同”两方面阐释,唐人胜赞韩信可以忍受胯下奇耻大辱是因为“壮心有所凭”,因此韩信废王为侯之后,内心不悦使他呈现消极抵抗的情绪,并且“羞与绛、灌等列”、耻与樊哙为伍。韩信之“恩”主要从“生死两知己(萧何、漂母)”和“报恩不三分”两方面阐述。韩信为后人所推崇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不忘旧恩”,所以昔日落魄时漂母一饭他后以千金相报,又正因为深信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萧何,他才会被吕后“斩之长乐钟室”。此外,亦是为了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他才会不同蒯通“三分天下”的建言,才落得个“兔死狗烹”的悲惨结局。韩信之“退”主要从“高祖吕后俱堪恨”和“功成不退果罹殃”两方面论述。韩信之“悲”主要从“登坛拜将日”和“兔死狗烹时”两方面阐述。若不是因为执意驰骋疆场一展抱负,韩信也不会“登坛拜将、权倾一时”,可是纵有盖世军才,“干戈用尽、兔死狗烹”后所有的功业只能作为绚丽的装饰,徒增悲剧性而已。第三章主要以初盛唐和中晚唐为界,研究唐诗中韩信形象接受演变的历程和原因。初唐国力强盛,唐人意气奋发,积极入世,又因为边塞立功成为一条入仕的捷径,无数文人武士远赴边地,故而初唐诗人多借韩信“登坛拜将”和“军事奇才”这两方面表达“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壮志豪情。但是到了盛唐时期,唐人不再一味地讴歌战争,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刘长卿等等都写过反战诗,且刘长卿和高适在安史之乱前就写有反战诗,这其间又有人经历安史之乱,从盛唐走到中唐,多借“登坛”“筑坛”等意象侧面表达“圣代休甲问疮痍”的反战思想。与初盛唐不同的是,到中晚唐韩信的形象多出现在咏史怀古诗中,安史之乱后中晚唐国力不济,轰轰烈烈的政治变革亦乏重整乾坤的回天之术,内忧外患的唐朝在经历永贞革新、牛李党争、甘露之变等政治时事件后似日薄西山,使得晚唐仕子们也不再仗剑天涯一逞抱负,而是在咏史怀古诗中反省历史、祭奠曾经,因而韩信的典故多被中晚唐人用来作为全身远害的反例,或表达乱世无人识英雄的怅惘,而这都是和唐人重史尚古的传统有关。结语部分简略提及初盛唐与中晚唐在涉及韩信诗歌内容时的个别穿插现象。此外,唐以后的诗歌中亦多引用韩信其人其事,宋、金、元、明、清甚至现当代均有缅怀、歌咏韩信的诗歌,但本文只是简略分析唐以后诗歌对韩信“谋反叛国”这一事的不同看法。
其他文献
陈维崧才情雄富,诗、文、词的成就都很高,而尤以词扬名于世,为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对清初词风的嬗变和清词的中兴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陈维崧所处时代及生平和思想,
本文从言说方式的角度出发,以《左传》用《诗》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于《左传》中赋《诗》、引《诗》两种比较重要的诗歌言说方式的文本解读,分析《左传》用《诗》的特点及
本文根据流体动力润滑理论,主要研究了径向滑动轴承流固耦合运动机理及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以Reynolds方程的结构分析与近似解析求解为基础,以滑动轴承动态油膜力的结
本文对欧洲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缺陷认定规则进行了介绍分析,试图从中吸取适合我国实际的立法经验,希望这些能为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作用。文章从比较法的角度剖析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是近几年来国内外所关注的热点。利用ASP提供的内置对象以及可以同ActiveX组件捆绑在一起的特性,实现了基于B/S模式的学生身份验证、作业发布、作业上交
莫言是一个极富反叛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家,他突破了传统的文学范式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束缚,对历史的书写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莫言打破了传统革命历史小说和
余阙是庐州合肥人,元末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祖籍河西,人称青阳先生,有诗文集《青阳集》传世。书中记载了很多元代历史事件和风俗人情,内容详实,文字流畅,不仅具有很高的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小城镇的建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和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甚至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在享受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现
婚恋是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经验。爱情是个人情感中最为复杂又最为细腻的部分,较少受到道德与法律的约束。婚姻则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两个家庭之间为某种利益而缔
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中留下了众多的关于思乡题材的诗作,这些诗作主要分布在游历诗及表现客居生活的诗、边塞诗、描写宦旅生活及表现贬迁生活的诗这三大类中,并以此形成了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