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nO是一种宽禁带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其薄膜具有特殊的电、磁和光学性能,在透明导电、发光二级管、稀磁半导体、压敏电阻、压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选择性掺杂,有望制备出集多种性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电子器件。本研究以V2O5掺杂ZnO陶瓷为靶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底衬底上制备了掺钒ZnO(ZnO:V)薄膜,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XRD、SEM、VSM、V-I测试仪以及阻抗谱仪对其透光性、光学带隙、结构、形貌、室温磁性以及伏安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 ZnO:V薄膜为具有取向的纤锌矿型结构的ZnO纳米晶组成的颗粒薄膜,薄膜中不存在第二相。基底温度、溅射气压以及氧分压等显著影响ZnO:V薄膜的结晶性、取向性、晶粒大小、微观形貌以及薄膜内应力状况。SEM观察结果显示随着基底温度的升高,颗粒膜的表面形貌从等轴球状逐渐演变为不规则的条状和饼状、六棱锥形,当基底温度达到600°C时,表面颗粒又呈弥散的颗粒状;XRD分析结果显示随基底温度升高,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在150°C达到极小值。随着溅射气压的升高,颗粒逐渐变小而晶粒尺寸却逐渐增大,表明颗粒由多个晶粒团簇而成,溅射气压升高降低了团簇在一起的晶粒数量。随着氧分压的升高,沉积速率逐渐降低,薄膜结晶性变差,晶粒和颗粒尺寸均减小。此外,V2O5掺杂量也显著影响薄膜的结构和结晶性,V掺杂量增大导致薄膜结晶性变差,晶粒变小。XRD分析表明ZnO:V薄膜中均存在平行于膜层表面的压应力。(2)紫外-可见透光性分析结果显示ZnO:V薄膜在可见光区的透光性均超过80%。计算结果显示ZnO:V薄膜的禁带宽度均小于纯ZnO的3.37eV,且随V掺杂量的改变而改变,V2O5掺杂量为1.5mol%的ZnO:V薄膜的禁带宽度大于掺杂量为0.5mol%的ZnO:V薄膜的禁带宽度。(3) ZnO:V薄膜电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氧分压、基底温度以及电极材料类型显著影响其伏安(V-I)特性。当溅射气体介质为纯氩时,ZnO:V薄膜的V-I关系近乎线性;采用氩气和氧气混合气体时,其V-I关系呈非线性,随着氧分压的增加,非线性特性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当氧分压达到50%时非线性最为显著,Al/ZnO:V/Al和Ti/ZnO:V/Ti多层膜的非线性系数分别达到5.2和10.5。对于Al、Ti两种电极材料,在氧分压50%和75%时,压敏电压分别达到2.1V和2.26V,成功实现了压敏电阻的低压化。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ZnO:V薄膜厚度小于150nm时,Al/ZnO:V/Al、Ti/ZnO:V/Ti多层膜的伏安关系呈欧姆关系;当厚度大于150nm时,其伏安关系呈非线性,这表明足够的晶界数量才足以形成显著的晶界势垒。总之,晶界处偏聚的V和过剩氧结合,形成受主型复合缺陷,捕获晶粒附近电子从而形成晶界势垒,最终导致Al/ZnO:V/Al、Ti/ZnO:V/Ti多层膜的伏安关系呈现非线性。(4)磁性测试结果显示ZnO:V具有显著的室温铁磁性。基底温度、溅射气压、氧气分压、V掺杂量等对ZnO:V薄膜室温铁磁性影响显著。对于掺杂0.5mol%V2O5的ZnO:V薄膜,当基底温度介乎室温至600°C之间时,其饱和磁矩和矫顽力分别介于27.15-40.87emu/cm3和126-378Oe之间;在基底温度为300°C、气体介质为纯Ar条件下,当溅射气压从0.5-4.0Pa之间变化时,ZnO:V薄膜饱和磁矩介于1.16-13.31emu/cm3;在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氧分压的增大,ZnO:V薄膜的饱和磁矩先增大后减小。V掺杂量增加导致薄膜结晶性恶化,从而导致磁矩的有序性降低,饱和磁矩下降。ZnO:V薄膜的铁磁性与薄膜中的本征缺陷类型和密度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