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芳环修饰的苯甲酸构筑的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uan_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分子配位聚合物一直是配位化学和晶体工程学研究的重点,不仅因为它具有新颖、迷人的结构,更由于它在磁性、气体吸附、催化、非线性光学、生物学等方面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芳香环羧酸类配体与金属反应得到配位聚合物是配位化学领域研究的重点,羧基桥连能力强,配位模式丰富,芳香环羧酸更是存在着有利于电子传递的大的π电子体系,这些都为合成基于芳香环羧酸类配体的配位聚合物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因此,本文利用水热合成方法,以2-(4-异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不同的含氮第二配体与CuIIZnIICdII离子构筑出4个新型的超分子配位聚合物。通过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对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荧光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1.利用2-(4-异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L1)以及4,4’-bpy,2,2’-bpy配体,与金属Zn和Cd在水热条件下构筑了2个新颖的配位聚合物。Zn2(L13(4,4’-bpy)(OH)(1)[Cd (L12(2,2’-bpy) H2O]·2H2O (2)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一维链状结构。在结构中相邻的两个链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一个1D孔道,孔道的截面为2Zn-4O六元环,并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二维平面结构。化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在结构中,游离水和配位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一个六元的水簇,水簇中O…O间的距离与液态水中水分子间的距离接近。水簇与配体L1-上的羧基氧通过氢键作用连成了一维链。最后通过C-H…π作用形成了二维结构,水簇的存在对结构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同时对化合物1和2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2.利用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配体(L2)和CdII离子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合成了一个超分子的配位聚合物。Cd (L22(1,10-phen)(3)化合物3零维超分子,通过C–H···O氢键在a轴方向上形成了二维平面,并进一步通过C–H···O氢键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同时对化合物3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3.利用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配体和CuII离子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合成了一个超分子的配位聚合物。Cu2(L34(2,2’-bpy)2(4)化合物4是双核的零维超分子结构,通过苯环间的π···π堆积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O–H···O,C–H···O氢键形成二维结构。同时对化合物4进行了热稳定性研究。
其他文献
<正>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是实施理论武装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点工程”。近年来,我省各级党组织着力抓好这项重点工程,领导干部带头认真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农村的行政区划结构顺应形势的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革。区划调整后,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金融资产收益的波动率对于期权定价、资产投资组合以及风险管理都十分重要,对于波动率的度量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文章从极差的角度入手,总结并评价了近年来极差信息波动率在金
在新经济时代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品牌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这对农产品行业也不例外。随着品牌时代的到来,以各地自然条件优异和特色而闻名的诸如西湖龙井茶、金华火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至今已有多年,在改革的内容中明确提出教育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与人类的生活相结合。近些年学校教学一线的教师们经过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相
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天主教在我国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每年都有大量的非宗教人士选择皈依天主教。那么人们是如何从普通的非宗教徒转变为天主教徒的,其皈依
目的研究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内分泌科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对沿线设施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增强沿线服务区综合服务功能、提高经济效益,以京福高速公路枣庄服务区为例,详细介绍了服务区停车场规划时应
城市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地域系统组织形式和研究范式被广泛关注。目前绝大多数城市网络研究都基于正面视角,对城市网络的负面效应、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却鲜有提及。通过
概述了修订QJ2006—90《企业级设计规范编制规定》的必要性和原则。重点介绍了QJ2006—94《设计规范编制规定》的主要内容,并与QJ2006—90作了对比说明,同时对标准的宣贯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