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患者死亡率最高的类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以上。手术切除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修复导致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发生。术后急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对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开胸术后急性疼痛的发生率为80-96%,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为30%-80%,现存的术后镇痛模式下,患者仍然存在轻中度,甚至重度的急性疼痛,部分患者的疼痛情况长期存在演变为慢性疼痛。急慢性疼痛的发生不仅与手术损伤相关,且与患者自身,及术后镇痛模式均有关系。近年来胸腔镜的广泛使用,使患者的手术切口发生变化,可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但一直存在争论,回顾性分析存在信息偏移的可能性大,且疼痛作为一个主观评价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本研究将前瞻性的探索术后急慢性疼痛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结合疼痛相关细胞因子探索胸腔镜辅助手术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为个体化的治疗患者术后疼痛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术前一天应用疼痛压力测试仪检测患者的压痛阈值,评价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情况。2.术前一天应用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情况。3.术后三天,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分别应用疼痛数字模拟评分量表主观的评价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4.术前,术后应用ELASE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疼痛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较客观的评价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情况。研究结果:1.112例患者中,发生急性中重度疼痛的患者51例,发生率为45.5%。发生慢性疼痛的患者46例,发生率为41.1%。2.患者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ASA分级,BMI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文化程度,心理焦虑,手术方式等对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痛阈值,瑞芬太尼用量对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急性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是瑞芬太尼用量大于1mg,压痛阈值低,后外侧开胸手术(p<0.05)。压痛阈值与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呈负相关(p<0.05),瑞芬太尼用量与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呈正相关(p<0.05)。两组患者IL-1β,IL-6,PGE2,TNF-α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ASA分级,BMI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压痛阈值,镇痛药物用量,手术方式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焦虑,文化程度,糖尿病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是心理焦虑,文化程度低,合并糖尿病(p<0.05)。心理焦虑,糖尿病与慢性疼痛呈正相关(p<0.05),文化程度与慢性疼痛呈负相关(p<0.05)。两组患者IL-1β,IL-6,PGE2,TNF-α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患者与后外侧开胸手术患者相比性别,年龄,ASA分级,BMI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压痛阈值,心理焦虑,镇痛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三天,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1β,IL-6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GE2,TNF-α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是瑞芬太尼用量大于1mg,压痛阈值低,后外侧开胸手术。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心理焦虑,文化程度低,糖尿病史。3.三个月内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与后外侧开胸手术后疼痛程度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