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标保护与城市文脉延续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hua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目前对于城市地标的认识还基本停留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对于地标理论的认知阶段,即重视依据外部形态与区位的位置来定义地标,从而将城市中的诸多形状与体量极为夸张的建筑称作"地标",这种"地标"成为城市发展中实现某种利益诉求的标榜。基于此,国内建立界定与认定城市地标的机制迫在眉睫。在这方面,美国地标保护过程及其相关法规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美国城市地标保护从单体建筑、建筑外环境到历史区域和都市复兴的空间扩展,反映了美国城市地标保护从自发运动逐渐走向规范化、专业化与市场化的过程;其背后则是以纪念和教化意义为代表的传统价值观逐渐向大众文化中的实现个人价值为基础的,强调公众社区生活的不断转化与发展的过程。论文首先对我国目前地标建筑乱象丛生、相关研究滞后等问题的产生根源及其深刻弊端进行了研究分析;然后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地标"这一概念在美国产生、演变与发展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经验,提出地标概念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认定;在第三部分中,以美国的四个典型地标案例为切入点,着重论述了美国地标保护的历程以及这一历程中民众价值观的变迁,并分析了其中值得借鉴之道与启示之处;论文第四部分重点阐释了城市地标的形式、功能、属性与内涵,特别是地标与城市文脉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多学科视域全面审视与界定了城市地标;最后提出中国城市地标发展缺一不可的理性双翼是保护立法化和认定规范化,这是解决中国城市地标建筑乱象及城市文脉延续、增进城市居民家园感和文化认同的根本之道。论文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力求在城市地标界定及其规范保护之道的研究方面有所创新。
其他文献
伴随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并广泛蔓延,人们的信息方式、文化方式与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面对“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媒介文化、文化工
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
美国慈善事业的发达人所共知,但当前国内对于美国慈善事业的研究多趋向于介绍和定性分析,这既是因为中国慈善事业刚刚起步对其他国家的成熟经验亟需了解、也是因为当前国内社
2012年11月,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由来已久的愿望作为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正式提出。“中国梦”一经提出,瞬间成为了国内
目的:观察防感颗粒抑制甲型流感病毒作用,并进行了防感冲剂的最大给药量测定,综合评估防感颗粒对流感的防治作用,为将其研发为中药新药提供实验基础。方法:①最大给药量实验: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9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
防风由长期不被瞩目的地区神话突然受到文化人的关注和议论,这是防风本身隐藏的内涵很丰富所致。本文通过防风与蚩尤两位古传说中的悲剧英雄的探讨,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
<正> 关于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所用的辅料,始终未有统一规定,但多以白矾作为辅料。本文试就矾制半夏的益与弊作一讨论。一、消除毒性生半夏有毒。古方用半夏,有汤洗涎尽用之,
教育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让教育理论不再局限于理论的象牙塔中,各国都从实践的经历中不断摩擦和碰撞着思想的深度和理论的高度,教育管理在教育领域中起着核心作用。1986年4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