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是柑橘黄龙病疫区,种植柑橘无病苗,防控柑橘木虱等害虫的为害和传病是控制柑橘黄龙病的有效措施,也是我省柑橘有机栽培的必然出路,因此,研究柑橘网棚栽培,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生产实践意义。本研究于2017年2月-10月年在广东省河源市柠檬现代产业园进行,以尤力克柠檬为研究试材,40目钢架网棚栽培为处理,大田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网棚栽培对环境因子、植株生长、物候期、果实品质及香气的影响,为进一步实施网棚栽培柠檬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网棚栽培明显提高棚内的温、湿度。整个试验期内,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温、湿度均高于露地。网棚内、外栽培园的空气温度日均变化均呈倒U型,即温度先升高后下降,而空气湿度日均变化则呈U型,即相对湿度先下降后上升。网棚具有一定的遮光效应,树体内膛光照度为324.8 lux,比露地栽培的减少23.0%。网棚栽培明显改变了柠檬生长的环境因子,给植株提供了一个高温、高湿和相对遮阴的生长环境。(2)网棚栽培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测量发现4年生树树高237.8 cm,比露地高10.0%;干径42.3 cm,比露地大31.3%,冠幅308 cm×298.6 cm,显著大于露地的264.6×267.4 cm。此外,网棚栽培植株的花蕾和叶片发育程度优于露地,网棚栽培下的花蕾长1.01 cm,比露地长17.4%,花蕾宽0.33 cm,比露地大13.8%。网棚栽培下的春叶、夏叶长为10.9 cm和13.1 cm,分别比露地长11.2%和17.0%,处理间差异明显;而秋叶长变化不明显。网棚栽培还改变植物的物候期,春芽萌动期比露地提前了4天,夏梢生长期比露地提前了4-6天,花期提前了2天左右,果实转色期时期一致,但网棚成熟期提前了8天。(3)网棚、露地栽培柠檬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均是典型的双峰曲线,中午有“午休”现象出现。露地栽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高于网棚的,在上午10:00时露地和网棚栽培的Pn及Gs值呈现显著差异。叶片光合色素比较分析发现,网棚培柠檬叶片的叶绿素a(ρa)、叶绿素b(ρb)、总叶绿素(a+b)(ρT)含量均比露地栽培的低,但未达显著差异水平。(4)测定春梢、夏梢和秋梢叶片的N,P,K,Mg,Zn,Ca等含量水平。叶片N,Mg含量最稳定,不同处理、不同梢次叶片的变化差异不明显。网棚栽培的P,K含量均比露地的低,其中夏梢叶片的P,K含量分别比露地栽培的低66.7%、38.0%,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网棚春叶、夏叶Ca含量均比露地的高,但秋叶中的则相反;春叶、秋叶Zn含量均低于露地栽培的,而夏叶的Zn含量则显著高于露地的。(5)网棚栽培有利于果实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成熟果实纵径8.54 cm,比露地增加10.1%,横径6.34 cm,比露地的增加4.5%;平均单果重160.94 g,比露地的增加19.4%;平均单株产量为34.5 kg,显著高于露地的21.8 kg。此外,网棚栽培有利于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果面光泽度L值为59.78,比露地提高了14.1%,a,b值亦略比露地的大,表现为果面更光亮,果皮颜色更加橙黄。网棚栽培成熟果实TSS、蔗糖、还原糖和有机酸含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露地栽培的,除还原糖含量外,其他指标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网棚果实发育前期维生素C含量高于露地,随着果实成熟,则低于露地果实的。(6)网棚柠檬果皮香气成分有30种,丰富度较低,比露地栽培果实(35种)的少5种,主要缺少β-倍半水芹烯、α-律草烯、正辛醛、紫苏醛和十一烷。设施网棚栽培显著降低果实的醇类、醛类含量,分别比露地栽培的减少31.2%和20.4%;设施栽培的烯烃类含量(91.14%)略高于露地栽培(88.8%),主要是由于(+)-拧檬烯较高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