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天线中阵列设计与波达方向估计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f01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天线是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的阵列。它能在空间上形成波束,对准目标信号的方向进行接收或发射;同时形成零陷和旁瓣,对准干扰信号的方向以消除其影响,或抑制在非目标信号的方向上发射信号。实质上,它就是个空间滤波器。理论与实践证明,智能天线通过对信号在空域上的处理,能有效改善信号的传输质量、降低信号的发射功率、扩大蜂窝覆盖的范围并提升通信系统的容量,成为第三代以及未来第四代移动通信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   智能天线中波束、零陷和旁瓣的形成可分为基于自适应信号处理算法和基于波达方向估计两种,而后者已成为智能天线研究的重要分支。本文围绕如何提高智能天线的波达方向估计能力展开研究,提出了几种新方法:   1.阵列的波束分辨率由其孔径决定,孔径越大,波束分辨率也越高。传统的均匀线阵要求阵元间距不超过信号载波波长的一半,这样便限制了阵列的孔径。本文以均匀线阵为例,研究了在信号空间分布受限下的阵元间距取值问题,提出一种“在保证阵列不出现测向模糊的前提下,根据信号波达方向分布角度的大小来设计阵元间距”的方法,突破了阵元间距半波长的限制,从而获得更大的阵列孔径,提高了阵列的波达方向估计分辨率。此方法对智能天线在移动通信带状网中的设计和应用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2.在等阵元数下,传统的约束型最小冗余线阵是完全可扩展线阵中孔径最大的一种。但是,约束型最小冗余线阵结构不规则,需要遍历搜索算法进行设计,当阵元数越大时,算法运算量将不堪重负。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完全可扩展线阵。它具有准均匀线阵的结构,设计一步到位,不需要搜索算法,同时可获得较大的接近约束型最小冗余线阵的孔径。这种简单快捷的设计在阵元数越大时显得尤为实用,对完全可扩展线阵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可取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传统的约束型最小冗余线阵在采用基于四阶累积量的波达方向估计算法时,其输出四阶累积量矩阵中的元素集合存在大量的冗余,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四阶累积量的约束型最小冗余线阵,获得了远比等阵元数的传统约束型最小冗余线阵大的孔径,且两者比值随着阵元数增加而扩大,在阵元数为8时,孔径比值就已超过4倍,从而极大提高了阵列的波达方向估计能力。4.空时联合处理是目前智能天线的一个研究热点,“伪快拍”便是属于这类的技术。利用无线通信调制信号通常具有的循环平稳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阵列输出前后向循环相关函数的伪快拍,获得了一个两倍对称扩展孔径的虚拟阵列,从而显著提高了阵列的波达方向估计能力。5.智能天线的研究与信号的频谱特性密切相关,其数学模型就与信号的载波频率及带宽直接关联。传统的阵列信号处理通常都是被动地接受信号既有的频谱特性。本文从改善信号相关下四阶累积量波达方向估计算法的性能出发,提出了一种主动对信号的频谱特性进行调整改进的方法。通过预先对发射端的基带信号进行特殊微小频偏的调制,将会大大改善接收端基于四阶以及二阶统计量的波达方向估计算法在基带信号相关下的性能,使算法完全不受信号相关的影响。本文方法是一种将信号的频域资源和空域资源相结合改善信号估计性能的有益尝试。
其他文献
数字全息的基本原理与传统全息术的原理是基本一致的。它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全息术融合在一起,使全息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今,数字全息随着成像器件和计算机性能的提高,
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目前OFDM技术已经应用到不同领域中。由于它有很好的抗多径能力,因此被采纳作为欧洲的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网络编码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网络节点可以将多路数据进行编码融合操作成为一路数据后发送,使网络传输速率到达最大流。基于这种思想,网络编码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无线网络
1993年Berrou等人提出了Turbo码,其优越的性能是差错控制技术研究的一大突破,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Turbo译码时需要信道信噪比信息,并且信道信噪比估计的精确性对Turbo码
多媒体中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主要是通过消除帧间的时间冗余来实现的,运动估计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这种冗余,因此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视频压缩编码方案中,也一直是视频压缩
时变幅度线性调频(LFM)信号的分析研究作为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且大有前途的新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采用各种方法的分析研究正在逐步深入。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随着数字视频技术快速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各种视频数据库中存在着大量的经过各种变换处理的视频副本,他们内容相似但形式不同,进而对数字视频版权保护与内容管理技术产生了
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始终是制约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种噪声和衰落极大降低了移动通信系统无线链路的质量。随着人们对通信需求不断提高,未来移动通信系统要支持
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是计算过程与物理过程的深度融合,具有网络开放性、时空一致性的特点。随着CPS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系统复杂性逐渐增加,对系统建模提出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由单主机孤立计算到多主机分布式协作计算的过程。移动代理是一种新兴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它的核心思想是将远程同步交互转换为本地异步交互,即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