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这里有相当大的面积是海拔不超过5米的沿海平原,如江苏、上海等。对沿海地区开展地质调查,揭示海陆交互环境变迁历史,能为预测区域环境及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有利依据,同时可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起到指导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江苏东台ZKJ34孔为研究对象,对深度约338米的钻孔岩芯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元素地球化学及微体古生物的研究方法,结合其区域地貌、岩芯特征及历史文献资料,并综合对比区域内其他钻孔的情况,获得以下初步结论:(1)根据钻孔岩芯的特征,如沉积物的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地层接触关系、胶结程度等,结合区域资料将该钻孔第四系的地层初步划分为:下更新统海门组(Qp1h):起止深度为195.1-281.8米;中更新统启东(Qp2qd)组起止深度为132-195.1米;上更新统昆山组(Qp3k),起止深度为115-132米;上更新统滆湖组(Qp3g):滆湖组的起止深度为43-115米;全新统如东组(Qhr):起止深度为0.4-43米;(2)通过研究沉积物的主量元素比值:CaO/MgO、K/Na、Fe/Mn、CIA、FeO/Fe2O3等,大体上恢复了该区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以三次冷暖旋回为主要特征,并伴随次一级的冷暖波动。(3)根据微体古生物化石恢复了河-海交互作用下海相沉积环境与陆相沉积环境的古地理演化历史。由微体古生物分析得出整个钻孔沉积物始终以近岸底栖类型的玻璃种类为主,故沉积期内未出现水深超过100米的海侵事件,并根据其微体化石在垂向上的分布特点划分出了详细的海相层和陆相层。(4)根据钻孔沉积物岩性特征,结合主量元素及有孔虫、介形虫分析,划定出三次海侵事件:海侵Ⅲ在ZKJ34钻孔中的起止深度为93-115米,时间上推断为中更新世末晚更新世初;海侵Ⅱ分为两个亚期:;海侵Ⅱ2起止深度为72-80米,对应深海氧同位素的MIS3的3c阶段;海侵Ⅱ1大致为晚更新世晚期,为末次冰期的间冰期;海侵Ⅰ:全新世中期,可能与冰后期温度升高有关。综上所述,本文将ZKJ34孔第四系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结合主量元素及微体古生物分析恢复了该区第四纪以来的气候演变,对我国东部地区古气候的研究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