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督教各教派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兴办教会学校教育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会大批传教士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来中国开展传教活动。为了使中国基督教化,传教士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中,开办学校就是最有效的一种。20世纪上半期,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滇东和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较快的传播。在传教过程中,教会和传教士们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严重落后的情况,针对不同民族的社会处境、文化状况和人们心理上潜在的对文化的渴求,把建教堂和办学校联系起来,开办教会学校,进行教育传教。到解放前夕,基督教会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共开办了5所神学院,4所圣经学校,6所中学,上百所小学。以上这些学校可以分为神学院校(班)和教会普通学校两类。神学院校(班)是指专门为培养宗教神职人员而设置的学校,它在教会学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会普通学校是指基督教开办的中小学、职业学校、识字班等。基督教会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兴办教育并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凭借不平等条约的庇护,其次是云南少数民族对文化的渴求,但最主要的还是教会自身的努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教会学校与全国大多数省份相比,具有创办时间较晚、种类较少、教育程度低等特点。对教会学校的评价,我们既要看到它文化侵略的一面,也要肯定其积极的客观效果,不能持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的态度。教会学校垄断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对中国学生实行宗教教育和奴化教育,麻痹了中国学生的意志,弱化了他们的民族意识,起到了精神鸦片的消极作用;教会教育的宗教目的限制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客观上来说,教会学校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创办,也有其积极的一面: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开始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开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之先河;为普通民族百姓子女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为少数民族培养了一批宗教和文化人才;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民众一定的文化水平,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对基督教会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活动的研究已引起了有关学者的注意,但对云南民族地区教会学校史的研究仍较为薄弱。本文试图对20世纪上半期基督教各教派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兴办教育的过程、教会学校迅速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深化对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