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改革中教师群体是一种非同质化群体,教师主要根据利益权衡结果来选择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或支持基础教育改革的。对教育改革成本收益的不同评估造就了不同的教师利益群体,非同质化教师群体内部存在形形色色的利益冲突,如果协调不好,非同质化的教师群体就会成为延缓或阻止教育改革的力量。因此,解决非同质教师群体间的利益冲突,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题中之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教育改革中教师群体内部利益冲突的表征,并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寻求其具体表现,跨学科探求其多元化根源,对此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把握。笔者没有停留在具体的实证分析,更不是协调教师群体内部利益的操作性手册,而是多角度分析冲突根源及其正负效用,力求从理论视角对非同质化教师群体间的利益冲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把握,为人们提供一种观察教育系统中教师群体内部利益冲突的思维框架。基于效益主义理论和社会冲突论,笔者首先对教师群体内部利益冲突的内涵及其具体表征进行理论分析。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中,笔者以S中学的部分教师为样本进行个案研究,寻找学校改革中存在的具体冲突表现。第三部分,在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主体论、对象论、制度论和教师文化说四个视角跨学科深入综合探究教师群体内部利益冲突产生的多元化根源。由于教师主体、利益对象有效供给、教育制度的变迁和教师文化形态转变等方面的原因,教育改革中出现各种形态的教师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教师利益冲突究竟对教育改革事业有什么样的影响?教师利益冲突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冲突,不能走二元对立的单向度的分析路径:一方面,教师利益冲突对教育改革形成破坏力;另一方面,教师利益冲突可以激发教师活力和创造力。第五部分中笔者详细阐释了教育改革进程中教师的利益实现能够有序化和合理化的前提依据:(1)教师群体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2)教师的主体性依据,即在同情原则基础上教师会产生共同利益感,作为教育改革中的“理性经济人”,教师也在不断追求“效用最大化”。最后,要实现教师利益的协调就应该遵循公正原则、利益权限原则、自主权利协调原则以及过程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将教师利益冲突协调的基础性途径、观念路径和制度路径有机地统一起来,我们将真正实现教师利益冲突的协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