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附加可更换耗能件构建抗震韧性钢框架梁柱节点,可以有效提升传统钢结构抗震性能与震后功能可恢复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可更换耗能件的工程实用性和受力性能需要进一步提升。研究表明,规范推荐的带悬臂梁段梁柱节点的翼缘盖板连接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屈曲约束支撑(BRB)是一种兼有小震弹性承载-大震高延性耗能双重功能的金属阻尼器。基于上述现有研究,本文借鉴了全钢型BRB的设计理念与构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附加可更换耗能件构建抗震韧性钢框架梁柱节点,可以有效提升传统钢结构抗震性能与震后功能可恢复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可更换耗能件的工程实用性和受力性能需要进一步提升。研究表明,规范推荐的带悬臂梁段梁柱节点的翼缘盖板连接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屈曲约束支撑(BRB)是一种兼有小震弹性承载-大震高延性耗能双重功能的金属阻尼器。基于上述现有研究,本文借鉴了全钢型BRB的设计理念与构造,对带悬臂梁段节点的翼缘盖板进行改造,削弱翼缘盖板形成可承载-耗能的核心板,在核心板面外设置填充板和约束板,并与梁翼缘通过高强螺栓装配,形成了核心板的屈曲约束系统,提出了一种屈曲约束翼缘盖板(BRFCP)连接的新型韧性钢框架梁柱节点。设计并加工了9个足尺梁柱节点试件,通过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BRFCP核心板厚度、约束板形式、约束范围、填充板形式及约束间隙对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对试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节点的损伤与耗能模式,对比了节点滞回与骨架曲线、刚度退化特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得到了研究参数对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节点具有良好的承载与耗能能力,屈曲约束的设计理念得到了较好的实现,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韧性表现;约束板形式和约束范围是影响核心板变形的主要参数,相比分离式约束板,整体式约束板具有更好的约束效果。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节点有限元模型,对比了节点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试验中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及获取的数据进行了补充分析;分析了试验边界条件、板件摩擦系数以及核心板初始几何缺陷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节点在循环荷载下的滞回特性。在此基础上,对整体式约束板节点进行了参数化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核心板、约束板及其高强螺栓和约束间隙等参数对节点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整体式约束板节点的简化计算模型,推导了节点的承载力与初始刚度计算公式,给出了节点骨架曲线的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参数化理论分析,得到了核心板和约束板及其高强螺栓等参数对节点初始刚度和屈服承载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节点的设计流程,给出了核心板、约束板以及腹板连接板等关键部件的设计公式。通过节点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骨架曲线对比、数值算例模拟结果与设计公式结果对比,分别验证了节点理论计算公式和设计方法的正确性,最后结合数值模拟结果给出了相关设计建议。
其他文献
<正> 主编:高东宸 张丽雅副主编:秦秉钧主审:朱永珙 王宝恩 汤光 顾复生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年月:1996年3月字数:490千字
互联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与生产生活休戚相关,而网络处理器作为骨干网中最高效灵活的设备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和使用。基于此大背景下,本文课题来自国家部委重大技术研究项目。网络处理器作为骨干网中最高效灵活的部分,可以协助处理云计算或是作为路由器和交换机,而网络处理器中最能体现其灵活性在于其“匹配-动作”模型。本文首先通过分析网络处理器中“匹配-动作”模型的各种架构,结合超长指令字架构设计了基于MMT
随着我国都市圈同城化的发展,区域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都市圈范围内通勤旅客的数量不断增长,大量旅客需要借助铁路系统每日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然而我国铁路系统的规划建设与运营模式大部分仍延续传统模式,对于通勤旅客的日常出行考虑不足,造成旅客出行时间长、乘车困难、接驳不便、功能需求不满足等问题,不仅影响了众多通勤旅客的日常生活,也制约了都市圈同城化的发展。为了应对该问题,我国近年来积极推动城际铁路及市域郊
既有框架结构由于规范的修改及长时间使用后材料强度和刚度退化,会造成柱构件原有设计轴压比增大甚至超限,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形成低延性破坏柱。外包双向纤维布可以通过环向和纵向纤维对柱进行弯剪复合加固,改善其在较高轴压比下的承载力及延性。因此,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双向纤维布约束不同轴压比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首先,考虑了轴压比、是否加固和是否配置锚钉三个参数,对8个钢筋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试验
为了评估钢桁梁桥在运营期间的安全性能,本文提出基于高斯贝叶斯网络(Gaussian Bayesian Networks,GBN)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贝叶斯网络的拓扑特性,构建了以荷载因素、节点位移、以及结构单元最大应力为网络节点变量的GBN网络模型。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取结构在不同荷载因素组合作用下的响应数据,并以获取的结构响应数据为训练数据,实现对GBN网络模型的参数学习。将已知荷载信息及有
本文简要介绍了数据中心产热的原因,分析了传统成熟的散热方式和新兴的散热方式。同时设计了一款集成脉动热管(PHP)辅助空调散热的机柜及相关散热系统,机柜的科学可行性采用数值计算与软件仿真结合的双重检验,系统的核心为脉动热管-精密空调双路径散热,接触热阻和传热热阻显著降低,预制化的机柜大幅减少机房建设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