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赫金是20世纪俄国杰出的思想家、批评家。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涵盖语言学、历史诗学、精神分析等多方面,并且构建了庞大而独特的理论体系,包括他的哲学、美学及诗学理论。巴赫金的哲学理论以伦理哲学为核心,从伦理学角度建立以“我”与“他人”之关系为基础的行为哲学。一方面巴赫金由此而形成以作者与主人公这对范畴为基础的审美理论,另一方面他通过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材料美学的批判提出了他的话语创作美学理论。巴赫金通过对语言学“个人主观主义”流派和“抽象客观主义”流派的批判和借鉴建立他的超语言学理论。此外巴赫金还侧重于长篇小说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复调小说、时空体以及狂欢化等重要理论。巴赫金文本理论贯穿于他的哲学、美学和诗学等方面理论,本文旨在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巴赫金认为文本是任何人文学科的第一性实体,也是人文思维和语文学思维的第一性实体。文本不仅是书面的文学作品,人的行为也是潜在的文本。因而人文科学中的文本理论所研究的对象不应只是文学作品及语言学的语言,还应包含人的行为、文化及生活等更广阔领域。文本不是物,不是单声独白的,它统筹内容和形式,不是材料的偶然组合。文本应在长远时间中、在与其他文本对话和评价中获得价值和意义,没有绝对孤立的文本,表述永远充满新意。不应只从官方严肃性理解文本,不应只从个人主观心理角度看待文本,而要结合民间诙谐文化,结合杂语性、全民性来理解文本长远性、人民不朽性和文化年轻化。文本是在传承发展中不断更新的。本文大体以巴赫金的著述时间为顺序先后对不同视角的文本理论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将这些分析和论述尽量放在一个平面上,使得不同层面的文本理论观点能够互相交融对话,使文本理论在整体的巴赫金思想中呈现出来。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对巴赫金文本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的研究内容、方式方法及意义进行论述。第二,从巴赫金哲学思想及独特美学理论、超语言学理论探究梳理文本思想由来及体现。首先对作为潜在文本的行为从伦理学及美学角度进行分析,人的行为是潜在的文本,其中涉及到“我”与“他人”这对范畴;其次就具体到文学作品的作者与主人公这对审美范畴以及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阐明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再次,研究巴赫金的超语言学理论及其术语,特别是表述与言语体裁。探究文本在“超语言学”中的内涵,指出表述是作为话语的文本。第三,从巴赫金的诗学理论及具体作品的分析深化文本理论之内涵,包括作品的风格、复调小说理论、时空体的构建以及狂欢化研究。第四,探究巴赫金文本理论在巴赫金整体理论中的作用以及在人文领域研究和现实生活层面的意义。本文以巴赫金的开放性、对话性文本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巴赫金理论的各个领域,如生活行为、文学作品、文化研究等方面全面探究巴赫金的文本理论。将巴赫金对文本问题的看法在他的哲学、美学、诗学等背景下进行考察,追溯他的文本理论源头,探寻影响他的文本理论的相关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巴赫金文本理论的内涵及意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巴赫金整体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