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水体上开采底板突水规律的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5次 | 上传用户:feihua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承压水体上开采时,煤层底板突水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平衡、非线性的演化过程,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实质是煤层底板含水层高承压水沿采煤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岩体内部通道突破底板隔水层的阻隔,以突发、缓发或滞发的形式向上涌入工作面采空区的过程。由于岩石材料的非均匀性、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施工过程的不确定性,理论上很难对突水过程作出准确的描述。 本文结合朱庄煤矿3629工作面实例,在分析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理论分析、相似材料模拟、有限元软件ANSYS数值模拟为研究方法,研究了承压水体上开采底板突水规律,对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防治煤层底板突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分析底板突水类型及影响因素,确定底板突水的原因; ②运用断裂力学理论、弹塑性理论及有限元方法解析煤层底板隔水层在采动矿压及底板含水层水压的复合作用下的破坏深度、应力传播特征、底板突水极限压力,并将解析解应用于朱庄煤矿3629工作面底板突水预测的实际工程中,对该面实现安全回采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③利用相似材料模型及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煤层底板岩层应力分布规律和底板移动破坏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煤层底板突水的机理及底板岩层的突水破坏规律。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基于Internet的信息共享平台与服务共享平台。于是这种利用互联网协议的新的分布式计算技术—Web Serv
适应性结构单元设计是在技术系统进化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病理工作站实际的开发、设计,根据设计的需求以及结构特点设想出来的。其中,“适应性”也体现出了一种柔性化的设计思想,是一种新型的产品手板模型阶段设计方法。在产品的手板模型设计阶段,它不仅可以实现实体模型的快速创建,而且还可以在前一个实体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动态编辑,使得已有的各种结构单元得到最大程度的重用,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产品设计方法。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学位
工作流技术是一种反映业务流程的计算机化的模型,它是为了在先进计算机环境支持下实现经营过程集成与经营过程自动化而建立的可由工作流管理系统执行的业务系统。青藏铁路所
拉拔加工过程中,拉拔模具工况条件恶劣,与拉拔线材摩擦剧烈,润滑状态不稳定,边界润滑、流体润滑和干摩擦相互影响,造成模具磨损失效,严重影响线材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因此,提高模
通过大田试验探究不同用量的有机肥与石灰对土壤p H、有机质和Cd有效态含量以及不同生育期水稻各器官中积累Cd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成熟期水稻各器官Cd含量规律为根>茎>叶片>
目前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局面没有完全扭转,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究其原因,组织管理不善所致的人误行为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症结所在。因此,本文就煤矿人误事故展开组织定向
我国许多煤矿开采受到水体威胁,防治水已是煤矿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是我国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该地区煤层厚、埋藏浅,地质条件优越,但是浅埋厚煤层开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