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在新世纪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无疑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使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更好地保护和增进人民身体健康。在当今知识膨胀的时代,中医药现代化的实现固然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开拓进取,但更重要的是新时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医药人才,才能将中医药文化瑰宝发扬光大,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就在高等中医院校,这些中医院校培养的主流是本科大学生,本文是笔者在认真研究教育理论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以及针灸推拿学院的128名五年级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和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而完成本文的写作,旨在为新世纪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培养探索一条新的培养模式。论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我国高等中医院校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意义 (一)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医药学有其自身的医学哲学、研究方法学、研究思路等方面的特色,但也有着诸多不足,使中医药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古代逻辑思维的指导造成了逻辑完备性的缺乏,植根于古代传统文化的理论难以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表述等,这些“先天”不足使它在现代社会不能很好地用现代科技所解释。 而在中医院校本科生培养方面也存在这一些不尽人意之处,通过调查及资料显示:中医药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医学与社会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更新缓慢导致知识掌握泛化,课程安排不很合理,致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能完全掌握,中医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不大,进展不够快,目前,学生功课安排较紧,无暇去掌握或学习更多其他学科的知识,临床急症处理能力较弱,外语、计算机和一些现代科技新知识贫乏,导致中医药大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等。 (二)中医药的振兴需要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举目望之,中医药发展道路上,困境、危机扑面而来。西方医学迅猛发展之冲击;国际汉医学的挑战;中医应用市场被他人瓜分;疾病谱改变和医学职能的扩大给中医药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尤其是加入WTO后,对中医药发展的挑战巨大,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化,来自各方的冲击和挑战,需要一大批中医药人才。 二、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培养策略的指导思想及指导原则 (一)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培养策略的指导思想 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培养策略以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做“三个代表”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中医药人才,努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把提高中医高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实现我国中医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培养策略的指导原则 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培养策略遵循的指导原则:发展中医药教育,必须坚持依靠党和政府的领导、支持及政策导向的原则;坚持中医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坚持以中医药教学为主体的特征;坚持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突出个性发展的原则;坚持促进就业的原则。 三、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培养的策略 “百年树人,必须把中医教育搞好/八帅医高等院校是未来中医药人才的摇篮,从课堂教育和临床教育方面着手进行研究,以便得出有关新世纪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的培养模式。 (一)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课堂教育 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课堂教育方面包括:从教师到学生转变观念一“传授”型教育理念转变为“引导”型教育理念;优化中医药院校学生知识结构,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着眼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回归制度”,定期对毕业生实施返校继续教育;加强对中医文献的学习和研究;提倡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和更新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临床教育 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临床教育方面包括:加强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制定实施临床教学评价指标,开展教学基地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开展对临床教学基地评审。促进和加强中医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