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背景: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仍然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HIV感染作为增加结核病发病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与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长期以来,HIV感染引起的CD4 T细胞耗竭一直被认为是HIV增加结核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然而,在伴有正常数量CD4 T细胞的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发生风险依然显著增加。除了CD4 T细胞之外,HIV感染可以引起巨噬细胞功能改变。巨噬细胞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仍然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HIV感染作为增加结核病发病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与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长期以来,HIV感染引起的CD4 T细胞耗竭一直被认为是HIV增加结核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然而,在伴有正常数量CD4 T细胞的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发生风险依然显著增加。除了CD4 T细胞之外,HIV感染可以引起巨噬细胞功能改变。巨噬细胞是机体清除入侵结核菌的关键效应细胞,其功能和命运与结核病的转归密不可分。HIV感染如何损坏巨噬细胞抗结核功
其他文献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光电半导体材料(如CH3NH3PbI3)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带隙可调、激子扩散长度长、载流子迁移率高等优点,成为了一种有着广泛价值的光电半导体材料。十年之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经超过了20%。钙钛矿材料还具有容错率高、载流子寿命长等优点,被认为是光探测器的理想材料之一。本论文以CH3NH3PbI3作为光吸收层,通过设计新型的器件结构,构筑了高性能光探测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采
发展廉价、安全、稳定、高效太阳能电池一直是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接近晶硅太阳电池,在柔性化、光伏建筑一体化、可穿戴设备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是,铜铟镓硒材料中铟、镓元素属于稀有元素,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铜锌锡硫硒(CZTSSe)作为铜铟镓硒材料的替代,除具备铜铟镓硒的吸光系数高、弱光响应好、稳定等特点之外,同时有元素丰度高且无毒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光伏材料,但
太赫兹波由于其指纹性、高安全性、时间空间高分辨率、强穿透性、宽频带等特异性质,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食品药品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对太赫兹波,很难找到对其有强烈响应的天然材料,而超材料作为一种人工设计的周期性结构,可以任意设计自身结构和单元排布,通过吸收、阻挡或弯曲入射波来实现对太赫兹波自由、高效的操控而获得较大关注和重视。基于超材料的吸波器具有超薄、近乎完美的吸收率、工作频率可调等传统吸波
近年来突发大气污染事件频发,危害范围广、程度深,已经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及时掌握污染物排放的动态分布、扩散态势对快速、有效进行污染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对污染源排放监测主要采用在线采样方式,难以获得污染气体分布、扩散情况。光谱成像测量技术作为一种光学遥测手段,能够对污染气体区域分布进行定性、定量遥测,已经用于地基、机载等平台,成为大气监测领域的一个热门发展方向,而目前能够针对污染物
方酸菁是一类具有给体-受体-给体结构的有机染料分子,不但合成简便,还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区表现出强吸收,且光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良好,因此作为一种有机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目前,方酸菁作为给体材料应用于本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BHJ-OSCs)时遇到一个重要问题是其空穴迁移率偏低,导致填充因子不高,限制了器件效率的提升。此外,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近来取得了巨大的研究进展,但将方酸菁应用于在非富
健康社会学的最终目标是研究健康和疾病的关键因素和社会影响,以及医疗机构或专业的所处的社会结构。基于这一认识,本研究讨论了影响艾滋病的母婴传播的社会经济和认知因素。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母婴传播艾滋病毒被认为是艾滋病毒/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接近10%。在马里,尽管根据“健康五号”的人口统计调查(2012)显示患病率很低,仅为1.3%,但必须指出,
研究背景及目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差,内科综合治疗死亡率高达50-90%,除肝移植外无其他特效治疗方法,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西方国家被证实能降低酒精相关性ACLF(alcoholic liver disease-related ACLF,ALD-ACLF)血清胆红素、肌酐水平并改善肝性脑病
第一部分HBs Ag在B-NHL中的流行及乙肝相关性B-NHL的临床特征目的:了解乙肝感染对B-NHL的发生及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对照分析了NHL患者中HBs Ag的携带率及乙肝感染状态,比较了HBs Ag阳性DLBCL与HBs Ag阴性DLBCL的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和2年生存率。结果:共纳入59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组,其中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461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103
目的:探讨micro RNA-141(miR-141)在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研究,miR-141对HCV进入宿主细胞的调节机制及对interferonβ(IFNβ)信号通路的改变及HCV复制的影响。方法:利用q RT-PCR检测miR-141及相关基因的m RNA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EPH receptor
目的:利用影像学手段和大样本描述泌尿系结核病的影像学特征。探究IRAK-M在肾结核皮、髓质差异性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探究CatS调节Treg细胞诱导肾结核宿主免疫耐受的机制材料与方法:对192例泌尿系结核病的病例(98名男性和94名女性)进行了泌尿系平片/静脉肾盂造影(KUB/IVP),薄层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者二者都有。两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对这些片子进行独立阅读。统计学分析,当P值小于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