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农村医疗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如医疗费用的大幅上涨,农村居民“看病贵”、“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的呈现,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特别是农村贫困居民,在理论界和有关部门已经引起了高度关注,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是一项社会福利政策,是政府和社会对农村贫困居民中因患重大疾病而无经济能力去医治的人给予的帮助。它的出台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是一大福祉。虽然近年来新农合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看病负担,但是对农村患重大疾病的人而言,新农合制度在帮助他们抵御疾病经济风险以及缓解贫困方面能力十分有限。要想解决农村重大疾病患者的就医问题,新农合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政策的出台就是为新农合报销之后仍无法支付医疗费用的农村居民带来的“二次报销”。通过该项政策,对贫困居民给予经济补偿,增强他们抵御疾病的风险能力,使他们敢于面对自己的疾病问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写作背景及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的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公共品理论、社会公平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等。第二部分主要通过访谈、调研等形式分析汇总了新建区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政策及现状,主要从政策覆盖率、知晓率、抵御疾病经济风险、缓贫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分析。第三部分针对新建区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现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第四部分提出了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的对策及建议,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加强监督、建立合理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资金投入机制、强化政府在大病医疗救助中的主导作用等。最后一部分是针对本文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提出展望。